褶曲附近开采时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doc

褶曲附近开采时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褶曲附近开采时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褶皱区工作面和巷道开采防冲研究 摘要: 关键词:褶皱Fold Zone and Roadway Mining Working Surface Erosion Prevention Study Abstract: The proportion of Chinas coal resources in occurrence fold zone is quite large, therefore, the coal resources focus on fold zone near the mi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ine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some of the problem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past fold zone near the scene when mining, through the FLAC software to establish th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ining to fold syncline and anticline when horizontal stress and vertical stress field, and prevention of rockburst theory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presents a goo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afe mining in mines. Keywords: Fold; Strong rock burst; The numerical model; Stress field 0 前言 褶曲是地壳长期运动留下的地质现象,我国的矿产资源有相当的比例赋存于褶曲之中[1],褶曲地质构造对顶板稳定性、煤层突水、冲击矿压、瓦斯赋存及矿尘有着比较大的关联,因此,针对褶曲附近矿产资源开采时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将带来很大的影响。 褶曲附近进行的采掘工作常会引起采动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引起一系列与能量释放相关的强矿压显现,如巷道围岩的严重变形和破坏,严重时甚至诱发冲击矿压等煤岩动力灾害[2-4]。因此,对于褶曲构造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为今后认定矿井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指明方向。 1 褶皱区强矿压显现特征 地壳中褶皱岩层的特殊形态、构造应力分布方式以及矿山开采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造就了褶皱区强矿压灾害有别于其它类型强矿压[5-6]灾害的特点,也有别于一般的构造型强矿压。研究结果表明,褶皱区强矿压破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褶 2.1 模型的建立 煤岩体未受采动前,应力处于平衡状态,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出现了应力集中,形成能量积聚,当煤岩体,内的应力集中(或能量积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引发动整体破坏,从而产生强矿压等动力现象模型如图所示。 1)开采深度以工作面仰采推进50m为例,通过计算开采深度500m、700m、900m、1100m四个计算模型,图给出了相应的变化曲线。从中看出:随着采深增加,水平应力和支承压力集中系数增加,水平应力和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也增大,但峰值距离相差并不大。 a)水平应力 b)支承压力 图 不同采深时工作面前方的应力集中系数变化曲线)改变煤层的体积弹性模量、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析煤层内的应力场变化,表是各模型煤层力学参数变化表。 表煤层力学参数变化表 模 型 ModelⅠ ModelⅡ Model Ⅲ Model Ⅳ 体积弹性模量/GPa 1.46 5.92 7.30 1.46 内聚力/MPa 1.08 2.16 5.40 10.8 内摩擦角/(o) 25 30 35 40 图是工作面前方煤层内应力集中系数和峰值位置的变化规律。由模拟结果知,随煤层体积弹性模量、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降低,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应力峰值位置距煤壁越来越远。 (a)水平应力 b)支承压力图不同煤层体积弹性模量对工作面前方煤层内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通过计算工作面仰采推进、距离背斜轴分别为80m、66m、50m、25m四个计算模型,得到了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对应力场影响的一些结论,表2则给出了相应的支承压力与水平应力特征参数随不同距离的变化关系。 表2 应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