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烴在生活中的应用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肪烴在生活中的应用1

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作者:cqzr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01日 点击数:   摘要:随着有机溶剂应用的日益广泛,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分析近年来的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探讨了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的特点,并对如何有效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如可以通过改革工艺,加强通风排毒等措施来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 有机溶剂(organic solvents)主要是指那些可溶解不溶于水的某些物质的液体。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工业生产以来,现今工业有机溶剂的种类已达30000余种,其中最常用的约有500种。工业上有机溶剂广泛用于清洗、去污、稀释和萃取等生产过程,也有很多作为中间体用于化学合成,如苯可用作苯酚、苯乙烯、农药、合成树脂等的原料。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有机溶剂的生产使用量日益增加,因使用有机溶剂造成的急慢性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伴随着多种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以前较少出现的有机溶剂中毒事件,如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的中毒也常见诸报道。 本文就近年来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的发生情况做一简要分析,并初步探讨其防治对策。 ? 1常用有机溶剂及其毒作用特点 ? 常用有机溶剂包括下列几类:(1)烃类:包括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和混合烃等;(2)卤代烃:包括卤代烷、卤代烯;(3)醇类:如甲醇;(4)酮类:如丙酮;(5)醚类:如乙醚;(6)其他:如二硫化碳等闭。有机溶剂产生的毒害作用多样,除具有常见的皮肤勃膜刺激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非特异性抑制外,不同的有机溶剂因靶器官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毒作用,有的可引发周围神经病,如正己烷;有的可导致血液系统损害,如苯;有的则表现出生殖毒性,如二硫化碳,有的则以肝脏毒性为主,如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有些还可增加其他疾病如帕金森氏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或影响到个体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心理。职业接触有机溶剂正己烷、甲苯、甲基乙基酮,还可使颊细胞微核发生率增高;而低浓度苯系有机溶剂则具有轻微的促进职业人群老龄化的作用。 ? 2近年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特点 ? 近年来,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的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频繁发生的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存在下述几个显著特点。 2.1群体中毒事件多发,后果严重 由于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吸人含有较高浓度有机溶剂气体而导致急慢性中毒的事件屡见报道,恶性群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以苯和正己烷中毒最为多见,且多集中在箱包、制鞋行业,私营及民营企业居多,见表1。由于目前我国监管、报告系统仍不完善,加之一些业主的蓄意隐瞒,实际发生的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远不止媒体曝光的数量。 ? 表1近年媒体曝光的部分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 ? 许多有机溶剂如苯、正己烷等的毒性特点决定了它们会给中毒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目前,较常见的慢性苯中毒和正己烷中毒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严重慢性苯中毒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即便是急性中毒,也发生过短期吸人死亡的报道;至于正己烷,慢性中毒主要引起周围神经的损害,导致周围神经病,患者常因此瘫痪、丧失劳动能力。 2.2工程技术、个体防护问题突出 近年频发的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表明,除了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场所使用高毒原料这一普遍原因之外,缺乏有效的通风排毒这一工程技术措施和必要的个体防护也是发生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的常见原因。这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淡漠,对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认识不充分有关,有的较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的虽然应用了通风排毒设施,但常由于设计或者安装不合理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同时,作业人员对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也是中毒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3危害转嫁问题不容忽视 伴随着多种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以前较少出现的有机溶剂中毒如正己烷、三氯乙烯、二氯乙烷中毒等频繁出现。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 TCE )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清洁脱脂剂,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电镀等行业。自1988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发现以皮损(严重的药疹样皮炎)、发热、肝功能损害和浅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三氯乙烯中毒病例120余例,死亡20例。另外,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未曾报道过一例正己烷中毒病人,但近年来,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中,因防护不周或缺乏有效防护设施,已发生急、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200多例。究其原因,大量三资企业涌人国内开放地区的同时,国外很多禁用或者限用的化学物质 也在这些地区悄然使用,玩具、电子、箱包等行业的危害转嫁问题日益突出。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的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