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 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 4)胃肠道外型 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管壁以外其它腹部部位 (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胆囊、胰腺、膀胱及子宫) 表现为:腹部孤立性软组织肿块,往往缺乏 特征性,诊断较困难。 胃肠道外型 胃肠道外型 影像学良恶性区分 良性 肿块直径多<5.0cm,密度均匀,与胃肠壁等密度,均匀强化,很少有坏死,边缘清晰光整,无分叶,与邻近结构无粘连、浸润 恶性:肿块直径多>5.0cm以上,边界不清或清,呈分叶状;容易/轻微侵犯邻近结构,远处转移;密度明显不均,瘤内实体组织强化较良性者强化明显,中央可见大片状坏死区,可与胃肠腔相通形成液平面 胃外生性间质瘤,伴钙化,囊性变 胃底间质瘤,伴溃疡形成 胃外生性间质瘤 囊变、坏死 G I S T 伴 大 片 状 出 血 关于GIST的良恶性 按Levin等的标准GIST的良恶性可分为三类: 1)恶性,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或浸润到邻近脏器; 2)潜在恶性,具备以下任一指标者:胃部肿瘤5.5cm,肠道肿瘤4cm;核分裂相 胃部肿瘤5/50HPF,肠道肿瘤1/50HPF;有肿瘤坏死;核异型性明显;细胞丰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或腺泡状; 3)不具备上述指标者为良性,据统计GIST10%-30%属于恶性, 潜在恶性占70%-90%,潜在恶性随时间推移转变为恶性。 所以GIST无真正良性! GIST病理危险度 病理示:低度危险性 核分裂相2/50HPF 免疫组化:CD117+ CD34+ 病理示:多灶性, 高度危险性 核分裂相15/50HPF 免疫组化:CD117+++ CD34++++ 术中见胃体后壁可触及一8x5cm肿物,质中,包膜完整。(浆膜下) 术后病理:胃间质瘤,中度危险性,核分裂2-3/50HPF。 免疫组化:CD117+ CD34++ 病理示:小肠间质瘤 高度危险性 病理示: 空肠间质瘤 伴囊变坏死 高度危险性 术后病理示:贲门周间质瘤,高度危险性;肿瘤体积8cm×6cm×3cm,累及贲门全周;核分裂像数10个/50HPF,病灶内出血。 免疫组化CD117+++CD34++ 病理示:贲门下小弯侧间质瘤,高度危险性,核分裂象约32个/50HPF, 免疫组化:CD117+++ CD34+++ 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突入,境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较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大小约5.5cm×4.0cm×3.5cm 病理示:回肠间质瘤,高度危险性。免疫组化:CD117+++ CD34+++ 盆腔左侧大小约7.27*6.69cm肿物,边界欠清,密度不均,以向腔外生长为主 胃小弯侧肌壁间间质瘤,瘤体大小11cm×8cm×6cm,呈多灶性,高度危险性核分裂像15个/50HPF。 GIST术后复发,胰腺 及脾脏受侵、腹水 六、鉴别诊断 GIST主要与消化道腺癌、淋巴瘤、类癌和平滑肌肿瘤相鉴别: 1、消化道腺癌:多起源于粘膜层 ,腔内型多见 ,不规则肿块 ,管壁增厚、僵硬 ,较早出现淋巴转移。2、淋巴瘤:胃壁弥漫增厚 ,粘膜僵硬粗大 ,多发不规则充盈缺损 ,可见较大龛影 ,小肠恶性淋巴瘤可见“夹心面包征”和“动脉瘤样肠腔扩张征”。3、类癌:常见于远端回肠、肠系膜根部 ,多引起粘连 ,较大肿块常导致梗阻。4、平滑肌肿瘤:难以鉴别 ,主要依赖于病理免疫组化鉴别。 胃平滑肌瘤 结肠平滑肌瘤 胃体小弯侧腺癌 小肠腺癌 结肠腺癌 胃体淋巴瘤 小肠淋巴瘤 小 结 1、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间质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 2、 GIST发生部位:常见于胃和小肠,少见于结肠、直肠、食管及胃肠道外。 3、 GIST分型:粘膜下型,肌壁间型,浆膜下型,胃肠道外型。 4、免疫组化检查: CD117 强阳性 诊断率接近100%。CD34 阳性 诊断率约60%-80%。 5、 GIST影像学表现大多数类似良性征象,但病理为恶性(无良性),需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核分裂数来判断低度、中度、高度危险性。采取合适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成率。 * THE END THANK YOU! 皖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胃肠道间质瘤CT/MRI诊断价值 一 、 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 起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过表达KIT蛋白(CD117),属于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全套.doc VIP
- 隔热铝合金型材在弯曲变形情况下受力分析.pdf VIP
- 机械制图(第四版)-课件 3-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pptx
- ERP系统在水电站物资集约化管理中的应用.pdf VIP
- 人工智能通识课读后感.pdf VIP
- DB50_T 1809-2025 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评价指南.docx VIP
- 成都理工大学2022-2023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pdf
- 防洪治理工程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T_CERS 0045-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测试技术要求.pdf VIP
- T_CAV 034-2025 T_CAS 1063-2025 疫苗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医学监查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