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参考
二、生态语言学的出现与发展现状
生态语言学( ecolinguistics) ,又称语言生态学( ecologyof language) ,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语言研究领域,是在生态语言观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边缘学科。最早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学者当属19世纪德国历史语言学家施莱歇, 1863年他在《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一文中强调达尔文研究动物和植物的方法基本适用于语言历史的研究,并特别指出自己的语言理论符合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刘润清1999) 。他还采用生物学中对植物分类的方法画出了印欧语系的谱系树形图,揭示出了语言发展中的生态规律。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解释了人类语言能力形成的生理学原理。他认为儿童天生大脑中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机制,也就是语言习得机制;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语言共有的一切特点,也叫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所有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的东西( ibid)。这一学说的出是对生态语言观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在前人用生态语言观认识语言的基础上,后来的语言学者提出一系列生态语言学理论,使生态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理论体系日臻成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霍根( Ein2ar Haugen)最早提出并使用“语言生态”( language ecolo2gy)这一概念,他在1970年8月的一次报告中把“任何特定语言与它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之后,霍根在《语言生态学》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Haugen 1972) ,并将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作隐喻类比。此后,“语言生态”的隐喻开始被语言研究者接受并广泛使用。霍根的语言生态隐喻奠定了语言生态学的主流研究范式(范俊军200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语言学在德国、芬兰、丹麦等欧洲国家备受学术界关注。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生态语言学问题,如麦基(Mackey 1980)的《语言转用的生态学》;狄尼森(Denison 1982)的《面向欧洲的语言生态学》;哈热日(Hagège 1985)的《生态语言学》以及特兰普
(Trampe 1990)的《生态语言学》。在所有这些著述中,研究者把生态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应用于语言研究领域。同时,一些诸如“环境”( environment)、自然选择( naturalselection) 、协同进化( co2evolution) 、“恒定性”( conserva2tion)、“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语言世界系统”( lan2guage world system)等典型的生态学概念被用来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发展规律,以帮助人们从新的视角审视这些现象。
生态语言学真正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教授费尔(A. Fill)出版《生态语言学引论》一书,对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同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As2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inguistique Appliquée, 简称为AILA)的年会上举行了“生态语言学:问题、理论与方法”专题讨论。1995年,费尔在奥地利克拉根福市召集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成立生态语言学分会。A. Fill, R. Al2exan2der, A. Goatly, J. Door, J. Chr. Bang, P.Mühlhausler等学者成为这一新兴学科的活跃人物。心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生态学家也纷纷关注或涉及生态语言学研究。互联网上出现了若干生态语言学网站,如A. Fill的生态语言学网站( http: / /www. ecoling. net / in2dex. htm) ;丹麦Odense南方大学“生态、语言与意识形态研究小组”( EL I Research group )的网上论坛; 著名网站“语界”(Terralingua)也发表了不少生态语言学方面的论文。这时期还出现了若干力作, 如Fill Mühlhausler( 1996, 2001 ) , Mulfwene ( 2001 ) , Leather van Dam(2003) , Fill Mühlhausler(2001)等。著名语言学家Hal2liday在曾在1990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年会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围绕生态语言学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增长主义( growthism)和等级主义( classism)存在于许多语言的语法中,资源的无限性和人类的特殊位置是语言系统结构中内在就有的(王晋军2007) 。他的报告促使语言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