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鲁教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鲁教版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鲁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末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吮血(shǔn) 禀性(bǐng) 整饬(chì) 壮志未遂(suí) B. 煞尾(shà) 桎梏(gù) 偈子(jì) 曲肱而枕(qū) C. 信札(zhá) 叱咤(zhà) 罹难(lì) 喟然长叹(kuì) D. 禁锢(jìn) 崔嵬(wéi) 溘然(kè) 丧家之狗(sà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爱慕 寥廓 郑重其是 贻笑大方 B. 扶植 精粹 刚健质朴 有志者事竟成 C. 隔膜 娇健 仓皇失措 再接再厉 D. 留连 蛊惑 神采奕奕 惩前毖后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A.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B.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不忍心) C. 势拔五岳掩赤诚(超出) D. 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 、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廷,将会引起社会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 理念 震荡 反省 B. 观念 振荡 反思 C. 观念 振荡 反省 D. 理念 震荡 反思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 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 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 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不怪。 B. 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C. 他有便宜从事的职权,地方性和局部性的问题,可以全权处理。 D.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B.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 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A.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 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 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 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 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10. 对以下对联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