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食用菌农残应对日本.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口食用菌农残应对日本

出口食用菌农残应对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调查初报 汤 秀 美 (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宁德 352100) 摘 要:通过对闽东食用菌在用农药使用情况做广泛深入摸底调查,对照日本农残限量的现行标准和即将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的暂定标准,结合使用农药的药理毒性残效期以及近年来对出口食用菌的农残检测结果和日方检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风险评估,结果基本掌握了食用菌使用农药是以防虫为主,菇蝇菌蚊普遍发生,螨虫花菇上为害严重,线虫埋地覆土栽培菇上严重;在用农药有49种,其中杀菌剂12种、杀虫剂34种、灭螺剂3种;高风险农药有16种、中风险的18种、低风险的11种、基本无风险的4种。提出,锐劲特、阿维菌素、毒死蜱、甲氰菊酯、氯氰菊酯5种高风险农药应回避使用,并建议为输日食用菌日常重点检测项目;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灭多威、吡虫啉、辛硫磷6种中风险农药以及甲胺磷、对硫磷、呋喃丹3种仅用土壤处理的高风险农药建议应有限制地科学使用,并为出口农残重点监控项目实施抽查检测;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集合力量,加强对菇农的宣传和指导,避免使用高风险农药,有限制的科学地使用中、低风险农药,尽早调整和改变种植管理模式,努力向集约化、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同时研究推出更多适用于食用菌上使用的安全可靠、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服务广大菇农,共同应对国外食品日益加严的绿色壁垒。 关键词:食用菌 农残 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调查初报 日本2006年5月29日将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新规定,简称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是对食品中所有农业化学品残留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15种农兽药禁止使用;78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限量标准(包括“现行标准”和“暂定标准”);对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公斤;只有65种天然和化学合成物质(主要是营养剂)做为豁免物质不设限量。这一制度的出台,对我输日大宗食品——食用菌将造成一定影响。宁德市食用菌是福建省、乃至全国主产区之一,年产量、产值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据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规模达9.85亿袋(平方米),鲜菇总产量48.8万吨,总产值约20亿元。出口食用菌加工以保鲜和干制产品为主,出口品种以香菇为主,其中又以保鲜香菇出口量最大,占福建省的60%。主要输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马来西亚以及一些欧盟国家。近年来经宁德局检验检疫出口的食用菌每年达12000-16551吨,3014-3276万美元,其中输往日本占70%左右。出口食用菌加工过程简单,主要风险在于农残,农残的关键控制在于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为了更好地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有效指导菇农安全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明确出口农残重点检测及监控项目,我们对食用菌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并与日本食品农残限量新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风险评估,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在用农药摸底调查 走访宁德市食用菌技术主管部门食用菌办、农资、农业部门,并与市食用菌办同志联合深入食用菌主产区屏南、古田、宁德县(区),对农药销售点、菇农进行实地栽培管理、农药销售使用情况作广泛深入的摸底调查。 1.2 比对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对照日本农残限量的现行标准[1]和即将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的暂定标准[2],结合使用农药的药理毒性、残效期以及近年对出口食用菌的农残检测结果[3]和日方检出通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农药使用的风险级别。 1.3 风险评估级别 日本农残限量暂定标准为≤0.01mg/kg的(含“一律标准”)、我国农业部明令严禁蔬菜上使用的[4]或近年来农残监控中检出超标或被日方检出通报过的列为高风险农药,但如果该药仅为种植前菇房熏蒸消毒用的则降为中风险;暂定标准为0.01≤0.5mg/kg的,列为中风险;暂定标准>0.5mg/kg的,列为低风险,但如果该药属高毒农药或残效期长、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的则升为中风险。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培过程病虫管理特点 食用菌栽培主要有菌筒上架栽培、菌床栽培和埋地覆土栽培三种方式。不管采取何种栽培方式,病虫管理共同特点,可分为种植前、营养生长期和子实体生长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管理。种植前,实施全面杀虫灭菌,即对培养基采取高温蒸汽灭菌、菇房环境药剂熏蒸消毒,埋地覆土栽培的还要采取土壤药剂消毒,这种种植前的杀虫灭菌处理工序是有别于其他蔬菜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接种后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实施不同药剂防治,这一阶段菇农用药相对比较普遍,特别是杀虫剂,因为昆虫活动能力强,通过飞、爬、跳,可自身传播为害,所以使用杀虫剂是产生农残的风险所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子实体接触杀虫剂、杀菌剂容易产生药害,菇体畸形,造成减产,因此菇农用药较为谨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