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对于单程逆流换热器,可推导出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为 当两流体中任一流体发生相变时 二、传热单元数法 * 当两流体的热容流率相等 单程并流换热器 单程逆流换热器 二、传热单元数法 * 3. 传热单元数法 采用 法进行换热器校核计算的步骤如下: (1)根据换热器的工艺及操作条件,计算(或选取)总传热系数; (2)计算 及 ,确定 及 ; 二、传热单元数法 * (3)计算: (4)根据换热器中流体流动的型式,由 和 查得相应的 ; (5)根据冷、热流体进口温度及 ,可求出传热量 及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二、传热单元数法 * 应予指出,一般在设计换热器时宜采用平均温度差法,在校核换热器时宜采用 法。 二、传热单元数法 * 练 习 题 目 思考题 作业题: 8 1.对数平均温度差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2.换热器传热计算有哪两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3.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温度差校正系数大于0.8 * * * * * 第五章 传 热 5.3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5.3.1 热平衡方程 5.3.2 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和总传热系数 5.3.3 传热计算方法 传热计算方法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方法: ①平均温度差法和②传热单元数法 平均温度差法 总传热速率方程 用该式进行传热计算时需要先计算出?tm.所以称之为平均温度差法. 推导平均温度差的表达式时,对传热过程做了如下的假设: 传热为定态操作过程; 两流体的比定压热容均为常量; 总传热系数为常数; 忽略热损失. 一、平均温度差法 恒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差 换热器中间壁两侧的流体均存在相变时,两流体温度可以分别保持不变,这种传热称之为恒温传热. 例如:蒸发器中,饱和蒸汽和沸腾液体间的传热就是恒温传热。即冷、热流体的温度均不随位置变化,两者间温差处处相等。 一、平均温度差法 变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差 换热器中间壁两侧的流体温度发生变化的传热,这种传热称之为变温传热.与流体流向有关。 逆流和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该式适用于整个换热器的总传热速率方程.由该式可知换热器两端的温度差对数平均值为对数平均温度差,是计算逆流和并流时平均温度差的通式. * 2.变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差 (1)逆流和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逆流 并流 一、平均温度差法 * 由热量恒算并结合假定条件①和②,可得 常数 常数 一、平均温度差法 * 因此, 及 都是直线关系,可分别表示为 上两式相减,可得 也呈直线关系。将上述诸直线定性地绘于图5-9中 一、平均温度差法 * 图5-9 逆流时平均温度差的推导 一、平均温度差法 * 根据假定条件③,积分上式得 总传热速率方程式 一、平均温度差法 * 对数平均温度差 逆流和并流时计算平均温度差的通式。 一、平均温度差法 平均温度差法 变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差(逆流和并流) 讨论:在工程计算中,当 时,可用算术平均温度差 代替对数平均温度差,其相对 偏差不超过4%. 为了便于计算,通常将换热器两端温度差大的表示为 , 小的写为 例: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将热流体由90度冷却至65度,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0度,出口温度为50度,试分别计算做逆流和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解:逆流时热流体温度 冷流体温度 两端温度做差 代入公式求取平均温度差 * 讨论: 在冷、热流体的初、终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较并流的为大。 一、平均温度差法 * 逆流: 采用逆流操作,若换热介质流量一定,则可以节省传热面积,减少设备费;若传热面积一定,则可减少换热介质的流量,降低操作费,因而工业上多采用逆流操作。 并流: 若对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如冷流体被加热时不得超过某一温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得低于某一温度,则宜采用并流操作。 一、平均温度差法 * (2)错流和折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单管程,多管程 单壳程,多壳程 一、平均温度差法 * 图5-10 错流和折流示意图 一、平均温度差法 * 温差校正系数 安德伍德(Underwood)和鲍曼(Bowman)图算法 一、平均温度差法 先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然后再乘以考虑流动方向的校正因素。即 * 具体步骤如下: ①根据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爱的细节PPT_HSK5 标准教程上.pptx VIP
- 体育与健康《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学课件 (6).pptx VIP
- 综合项目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批作业流程.doc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 1 看图讲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教学设计 2025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doc
-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pptx VIP
- 2025入党申请书___5篇.docx VIP
- 三角函数与导数的结合.pdf VIP
- 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词汇讲义(无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VIP
- 三角函数与导数结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