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美幼儿园课程改革比较浅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美幼儿园课程改革比较浅析

中美幼儿园课程改革比较浅析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幼儿园课程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幼儿的终身发展,本文介绍了中美两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概况,通过比较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中国在幼儿园课程改革方面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幼儿园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理论基础。 一、中美幼儿园课程改革历史介绍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简介 1904年元月13日,我国第-个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蒙养院的课程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清末的蒙养院课程基本上是借鉴日本明治32年(1900年)《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而制定的,尽管带有模仿与移植的倾向,却是我国教育制度史上最早的幼儿园课程。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蒙台梭利、福禄贝尔及杜威等人的先进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引起了以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家针对当时我国幼儿园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及非科学化的弊端,躬身实践,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我国幼儿园课程实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运动,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这一时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开创了幼儿园课程中国化、科学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于1932年10月正式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此后又在1936年作了修订。这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它使我国幼儿园课程摆脱了近三十年的混乱局而,有了中国化的幼儿园课程标准,它对我国30、40年代直至解放前幼儿园课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经历了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以借鉴苏联教育经验为主,到全盘抛弃陈鹤琴等人创制的单元中心制课程,全而系统地学习苏联分科课程的过程。在苏联幼教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哲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哲行教学纲要(草案)》,并于1952年颁布、实施。《哲行规程》和《教学纲要》指出了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规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六科,并详细规定了各科的目标、教材大纲、教学要点与设备要点。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了新中国幼儿园分科课程的格局。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的幼儿教育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幼儿园课程处于无序状态,原有的课程体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西方先进的儿童心理理论、教育理论逐渐引入我国,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重新评价、学习、探讨陈鹤琴、陶行知等人幼教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很多教育理论与课程理论,针对幼儿园课程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上课轻游戏及其他活动,内容上六科割裂,组织实施单调划一等弊端,开展了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突破了自50年代以来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状况,强调整体性、联系性,强调幼儿主动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从而开创了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90年代前、中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是在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过程中进行的。幼教工作者在课程改革中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泰勒的课程设计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儿童生态学理论、系统论及相关的游戏理论、情感智商理论等,重视课程对幼儿整体发展的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强调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幼儿情感的培育及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在课程实施与幼儿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题史加鲜明,出现了游戏课程、情感课程、领域课程、生活·学习·做人课程、生存课程等多种课程实践。 90年代后期,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国际上新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小断传入我国。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_的经验,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新理念,而且将作为幼儿园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国幼儿园课程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关注课程的结果走向关注课程情境的变化,关注课程进行中幼儿的经验、兴趣及需要,课程有了确定性。教师与幼儿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意义的创造者。同时,通过幼儿园课程改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级幼儿园课程并存的局而正在形成。 (二)、美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简介 自17世纪40年代,培根、洛克的思想都曾先后登陆美国,影响世人对当时的教育目的、 教育机会的理解。美国建国以后,把教育视为立国、强国之本。从19世纪起,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创立幼儿学校。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很广泛,除了进行普遍的无神论教育外,还设置了包括诸多自然学科的科目,还应给他们以最好的营养,两岁前在保育室,两岁后进入幼儿学校,并要受到合适的体力

文档评论(0)

laoyi11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