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晶核的长大 1 晶核长大的条件 (1)动态过冷 动态过冷度:晶核长大所需的界面过冷度。 (是材料凝固的必要条件) (2)足够的温度 (3)合适的晶核表面结构 2 液固界面微结构 粗糙界面: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约50%被固相原子所占据,形成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结构。 粗糙界面也称“非小晶面”或“非小平面”。 光滑界面: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所占满,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台阶,从而形成整体上平整光滑的界面结构。 光滑界面也称“小晶面”或“小平面”。 四、晶体生长的两种主要理论(了解) 一 层生长理论 柯塞尔1927年首先提出,后来被斯特兰斯基加以发展 内容: 它是论述在晶核的光滑表面上生长一层原子面时,质点在界面上进入晶格“座位”的 最佳位置是具有三面凹入角的位置 其次具有二面凹入角的位置; 最不利的生长位置吸附分子和孔。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即晶体在理想情况下生长时,先长一条行,然后长相邻的行。在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最外的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而生长的。这就是晶体的层生长理论 二螺旋生长理论 弗朗克等人在研究气相中晶体的生长时,估计体系过饱和度不小于25—50%。然而在实验中却难以达到,并且在过饱和度小于2%的气相中晶体亦能生长。这种现象并不是层生长理论所能解释的。 为了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他们根据实际晶体结构的各种缺陷中最常见的位错现象,在1949年提出了晶体的螺旋生长理论。 内容: 晶体生长界面上螺旋位错露头点可作为晶体生长的台阶源,促进光滑界面上的生长。 证实了螺旋生长理论 五、晶体外形 几个结论(掌握) 1)一定体积的晶体,平衡时形状总表面能最小 2)与生长条件和性质有关 法向速度生长慢的晶面,生长过程中变大变宽, 保留 法向速度生长快的晶面,生长过程中变小变窄, 消失 3)原子密排面容易保留 3-3硅锗单晶生长 单晶材料的生长,是物质的非晶态,多晶态,或能够形成该物质的反应物,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手段转变为单晶状态的过程。首先将结晶的物质通过熔化或溶解方式转变成熔体或溶液。再控制其热力学条件生成晶相,并让其长大。 可分为熔体生长法、溶液生长法和气相生长法。 而从生长方式来说,可分为水平生长、垂直生长 和晶体的拉制等。 单晶硅圆片按其直径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300毫米)及18英寸(450毫米)等。 直径越大的圆片,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但大尺寸晶片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也越高。 单晶硅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CZ Czochralski )、区熔法( FZ,Float-Zone )和外延法。 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 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外延片衬底、太阳能电池。目前晶体直径可控制在Φ3~8英寸。 区熔法单晶主要用于高压大功率可控整流器件领域,广泛用于大功率输变电、电力机车、整流、变频、机电一体化、节能灯、电视机等系列产品。目前晶体直径可控制在Φ3~6英寸。 外延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锗单晶主要用直拉法,硅用直拉法和悬浮区熔法 一、直拉法(CZ)85%以上的单晶硅都采用CZ法生长出来 装置 (课本62) 直拉法是生长元素和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体单晶的主要方法。 该法是在盛有熔硅或锗的坩埚内,引入籽晶作为非均匀晶核,然后控制温度场,将籽晶旋转并缓慢向上提拉,晶体便在籽晶下按籽晶的方向长大。 一块具有所需要晶向的单晶硅作为籽晶来生长硅锭,生长的单晶硅就像是籽晶的复制品 坩锅里的硅被单晶炉加热,硅变成熔体 籽晶与熔体表面接触,并旋转,旋转方向与坩锅的旋转方向相反。 随着籽晶在直拉过程中离开熔体,熔体上的液体会因为表面张力而提高。随着籽晶从熔体中拉出,与籽晶有同样晶向的单晶就生长出来。 工艺过程(掌握) 1.籽晶熔接: 加大加热功率,使多晶硅完全熔化,并挥发一定时间后,将籽晶下降与液面接近,使籽晶预热几分钟,俗称“烤晶”,以除去表面挥发性杂质同时可减少热冲击 2.引晶和缩颈:当温度稳定时,可将籽晶与熔体接触。此时 要控制好温度,当籽晶与熔体液面接触,浸润良好时,可开始 缓慢提拉,随着籽晶上升硅在籽晶头部结晶,这一步骤叫“引 晶”,又称“下种”。“缩颈”是指在引晶后略为降低温度,提高拉 速,拉一段直径比籽晶细的部分。其目的是排除接触不良引起 的多晶和尽量消除籽晶内原有位错的延伸。颈一般要长于20mm 3.放肩:缩颈工艺完成后,略降低温度,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