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离w散数学(第2版):8.1-2.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离w散数学(第2版):8.1-2

* 第8章 组合计数基础 * 第8章 组合计数基础 引言 组合问题的处理技巧 8.1 基本计数规则 8.2 排列与组合 8.3 二项式定理与组合恒等式 8.4 多项式定理 * 组合问题的处理技巧 一一对应 数学归纳法 上下界逼近 * 一一对应与上下界逼近 例1 在允许移动被切割的物体的情况下,最少用多少次切割可以将 3?3?3 的立方体切成 27个单位边长的立方体? 中间的小立方体的6个面都是切割产生的面,每次切割至多产生一个面,至少需要6次切割。存在一种切割方法恰好用 6 次切割。 例2 100个选手淘汰赛,为产生冠军至少需要多少轮比赛? 方法1:50+25+12+6+3+2+1=99 方法2:比赛次数与淘汰人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总计淘汰99人,因此至少需要99场比赛. * 8.1 基本计数规则 8.1.1 加法法则 8.1.2 乘法法则 8.1.3 分类处理与分步处理 * 加法法则 加法法则:事件A 有 m 种产生方式,事件 B 有n 种产生方式,则 “事件A或B” 有 m+n 种产生方式. 使用条件:事件 A 与 B 产生方式不重叠 适用问题:分类选取 推广:事件 A1有 p1种产生方式,事件 A2有 p2 种产生方式,…, 事件 Ak 有 pk 种产生的方式,则 “事件A1或 A2或 … Ak” 有 p1+p2+…+pk 种产生的方式. * 乘法法则 乘法法则:事件A 有 m 种产生方式,事件 B 有n 种产生方式,则 “事件A与B” 有 m n 种产生方式. 使用条件:事件 A 与 B 产生方式彼此独立 适用问题:分步选取 推广:事件 A1有 p1种产生方式,事件 A2有 p2 种产生方式,…, 事件 Ak 有 pk 种产生的方式,则 “事件A1与 A2与 … Ak” 有 p1 p2 … pk 种产生的方式. * 分类处理与分步处理 分类处理:对产生方式的集合进行划分,分别计数,然 后使用加法法则 分步处理:一种产生方式分解为若干独立步骤,对每步 分别进行计数,然后使用乘法法则 分类与分步结合使用: 先分类,每类内部分步 先分步,每步又分类 * 应用实例 例3 设A, B, C 是3个城市,从A 到 B 有3条道路,从B 到 C 有2条道路,从A 直接到 C 有4条道路,问从 A 到 C 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 解: N=3?2+4 = 10 例4 求1400的不同的正因子个数 1400=23 52 7 解:正因子为:2i 5j 7k,其中 0?i?3, 0?j?2, 0?k?1 N=(3+1)(2+1)(1+1)=24 * 8.2 排列与组合 引言 选取问题 8.2.1 集合的排列与组合 8.2.2 多重集的排列与组合 * 选取问题 --组合计数模型1 设 n 元集合 S,从 S 中选取 r 个元素. 根据是否有序,是否允许重复可以将该问题分为四个子类型 不重复选取 重复选取 有序选取 集合的排列 多重集的排列 无序选取 集合的组合 多重集的组合 * 集合的排列 定义 从 n 元集 S 中有序、不重复选取的 r 个元素称为 S 的一个 r 排列,S 的所有 r 排列的数目记作 P(n,r) 定理8.1 证明 使用乘法法则 推论 S 的环排列数 = * 集合的组合 定义 从 n 元集 S 中无序、不重复选取的 r 个元素称为 S 的一个 r 组合,S 的所有 r 组合的数目记作 C(n,r) 定理8.2 推论 设n, r为正整数,则 (1) C(n, r)= (2) C(n, r) = C(n, n?r) (3) C(n, r)=C(n?1,r?1)+C(n?1,r) * 证明方法 方法1:公式代入并化简 方法2:组合证明 实例:证明 C(n, r) = C(n, n?r) 证 设 S ={1, 2, …, n}是n元集合,对于S 的任意 r-组合 A={a1, a2, …, ar},都存在一个S 的 n?r 组合S?A与之对应. 显然不同的 r 组合对应了不同的 n?r 组合,反之也对,因 此 S 的 r 组合数恰好与 S 的(n?r)组合数相等. C(n, r)=C(n?1,r?1)+C(n?1,r) 称为 Pascal公式,也对应了杨 辉三角形, 两种证明方法都适用. * 杨辉三角 * 基本计数公式的应用 解 分类选取 A = {1, 4, …,298} B = {2, 5, …,299} C = {3, 6, …, 300} 分别取自 A, B, C: 各 C(100,3) A, B, C 各取

文档评论(0)

shenghu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