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简版1211案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上述两种讨论,可知: 1)欲得到好的隔振效果,必须设计较低的f0,并且只有当f/f0>21/2,才能获得好的隔振效果; 2)如果干扰频率f比较低,或者因其他原因,只能做到f/f0<21/2时,此时可采取增加阻尼来限制干扰力的放大作用。 实际应用举例: 1. 拖拉机空负荷时要比有负荷时振动大,是何原因? 答:由于空负荷质量小,则空负荷时固有频率要比设计的固有频率f0大,所以f/f0的值比设计值小,因此空负荷时传振系数比设计值大,因此拖拉机空负荷时要比有负荷时振动大。 常见机械设备的扰动频率 设备类型 振动基频( Hz ) 风机类 1. 轴的转数, 2. 轴的转数×叶片数 电机类 1. 轴的转数, 2. 轴的转数×电机极数 齿轮 轴的转数×齿数 轴承 轴的转数×滚珠数 /2 (轴转 2 圈,滚珠转 1 圈) 变压器 交流电频率× 2 压缩机 轴的转数 内燃机 1. 轴的转数, 2. 轴的转数×发动机缸数 第三章 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主要内容: 一、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和评价 二、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 三、隔振和阻尼减振 四、隔振设计与计算 一、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和评价 1)人能感觉到的振动频率范围在1-100Hz; 2)对人体反应最强烈的振动频率是与人体某些器官固有频率相吻合的频率; 3)低于2Hz的次声波振动可能导致人的死亡; 4)影响和损害建筑物、精密仪器和设备。 振动可分为:稳态振动、冲击振动和无规则振动。 振动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振动与噪声密切联系 振动频率在20Hz-2000Hz范围内时,振动源同时也是噪声源。 在可听的频率范围内,人能感觉到的振动频率范围为1-100Hz 振动能量向外传播产生噪声 直接向空中辐射-空气声 通过结构传递-固体声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振动频率的影响: 低频振动(30Hz以下) 中频振动(30-100Hz) 高频振动(100Hz以上) 人对频率为2-12Hz的振动感觉最敏感 共振频率危害最大: 人体-6Hz附近;内脏-8Hz附近; 头部-25Hz附近;神经中枢-250Hz左右; 低于2Hz的次声振动有可能引起人的死亡。 振动的振幅及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 当振动频率较高时,振幅起主要作用; 当振动频率较低时,加速度起主要作用。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作用时间有关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人的姿势有关 全身振动-人直接位于振动物体上 局部振动-手持振动物体时引起的局部振动 二、 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振动的评价 (一)振动的评价指标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振动级 一般用机械振动参数级来描述振动的强度,单位(dB)。 在环境振动测量中,一般选用振动加速度级和振动级作为振动强度参数。 振动加速度级定义为: 振动级定义为修正的加速度级 中心频率( Hz ) 1 2 4 8 16 31.5 63 垂直方向修正值( dB) -6 -3 0 0 -6 -12 -18 水平方向修正值( dB ) 3 3 -3 -9 -15 -21 -27 例 : 频率为2HZ 、8HZ 和16HZ 的三种频率成分均以加速度为 0.1m/s2振动,求其加速度级和振动级。 、 (1) 加速度级 (2) 垂直振动级 (3) 水平振动级 GB10070-88 规定的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 振级标准值 (dB) 适用地带范围 昼间 夜间 特殊住宅区 65 65 居民文教区 70 67 混合区、商业中心区 75 72 工业集中区 75 72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5 72 铁路干线两侧 80 80 目前普遍重视且广泛采用的振动控制方法: 主要振动控制技术 1.控制振动源振动,即消振 2.隔振 3.吸振,又称动力吸振 4.阻振,又称阻尼减振 ?隔振,就是在振动源与地基、地基与需要防振的机器设备之间,安装具有一定弹性的装置,使得振动源与地基之间或设备与地基之间的近刚性连接成为弹性连接,以隔离或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一)隔振 隔振前机械设备与地基之间是近刚性连接,连接刚度很大,设备运行时如果产生一个扰动力 这个扰动力几乎完全传递给地基,再通过地基向周围传播; 如果将设备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改为弹性连接,由于弹性装置的隔振作用,设备产生的扰动力向地基的传递特性将发生改变; 设计合理时,振动传递将被降低,从而收到减振降噪的效果。 ?根据隔振目的的不同,通常将隔振分为主动隔振 ( 积极隔振 ) 和被动隔振(消极隔振)两类。 主动隔振系统,其隔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设备的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使设备自身的振动减小。 被动隔振系统,其隔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