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袁利桃花源记学习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袁利桃花源记学习案

《桃花源记》学习案例 袁利 (二郎中学 贵州 习水 564611)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感受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设计思路 本文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战乱连绵、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画出桃花源美景和《时空热线》采访两个环节,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理解作者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 片段1 (一)激情导入,走进文章? 谁不向往美好的生活,谁不追求快乐的人生。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情绪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去领略那人间胜境!? (反思:教师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了学生高昂的情绪,激起了学生的文学热情。)? 片段2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记以记事为主,通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自由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3、师生共同整理出文章的线索及写作思路,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顺序将情节贯串起来。? (反思:这篇文章语言非常优美,这也是历来受人喜爱与称道的原因之一。因此学习中注重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受它的语言美,在反复的诵读中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 片段3 (三)研读课文,重点问题研讨?再读课文,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源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需要可自由讨论)? 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遇景色奇异的桃林,好奇心驱使渔人欲穷其林。文章开头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极富吸引力。? ?2、桃花源为什么如此吸引渔人,并让他在此停数日而不肯离去,桃花源究竟美在哪里?? (1)学生按小组充分讨论研究,细读文章,找依据,看文章从哪些角度体现了桃花源的美。? (2)共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主要整理出以下三个方面:?景色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生活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情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思:这是文章分析中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文章最具美感的地方,也包括文章的语言美。让学生感受美,发挥想象力,有个性的创造美,填补文章留给我们的空白。)? ①?选一段你最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读给全班或本组的同学听?。? ②?选择一段你认为最优美的地方,发挥想象力,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③用你的笔画出的桃花源的美。画好之后,就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反思: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把心中想象的“世外桃源”或者用心读出,或者用情绘出,或者用笔画出,使课文蕴涵的美育价值,在学生的读、说、画中充分显现出来,实现“美”的再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3)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色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备“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陶渊明生活的背景,桃源人是为什么举家搬迁到这里来的。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剥削,和平安乐,人民安居乐业,这才是人们真正向往的原因。)? 3、桃花源真是景色优美,生活幸福快乐,人民淳朴可爱,这样一个景美人更美的地方怎能不让人留恋忘返,出而复寻呢?而渔人出而复寻为什么没有再找到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