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关系学教n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Public Relations
课程编码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推荐教材:陶应虎主编,《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1、Doug Newsom主编,《公共关系精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Jerry A.Hendrix 著,《公共关系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美]斯科特﹒科特利普著,《公共关系教程》, 华夏出版社,2000年
4、史有春著,《公共关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肖辉主编《》大学出版社 2001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公关的起源和发展、公关三要素、公关策划四步骤、CIS、公关写作、公关礼仪和危机公关处理等。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公关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让学生对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和管理过程有系统地了解,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公关理论和相关公关技巧营造组织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使学生在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能运用相关的公共关系理论分析各种公共关系活动,提高公共关系实务能力和技巧注重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开展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第一章:导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关系的定义和要素,理解公共关系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若干与公共关系相关的概念,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熟悉公共关系的对象和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要素,公共关系的对象和内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概述
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与若干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要素和特征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公共关系的特征
第三节公共关系的功能、职能及基本原则
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的职能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
公共关系的学科特点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分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准确和科学的把握公共关系的思想和理论;通过对公共关系沿革的了解,深入认识其优势和弱点,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事业。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古代公共关系的起源
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现代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发展
国际性公共关系组织的成立
第四节、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对策
中国未来公共关系的发展与瞻望
第三章: 公共关系主体、机构与从业人员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共关系主体的涵义和特征。了解公共关系部和公共关系公司两类公共关系机构,了解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准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公共关系主体的涵义和特征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主体
公共关系主体的涵义和特征
公共关系主体的类型
第二节公共关系机构
公共关系部
公共关系公司
公共关系社团
第三节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则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是公众,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公众。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众的涵义、特征、公众的分类。对公众进行全方位各层次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公共关系对象的特点、分类和分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公众的概念和特征
公众的含义
公众的特点
第二节公众的分类
第三节公众的分析
对公众个体心理的分析
影响公众行为的群体心理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伯峡水电站一次性拉面板施工工艺0研究与技术总结.docx
- 公会经费管理办法[u1].doc
- 公共0关系策略 教案.doc
- 公共0卫生科岗位职责.doc
- 公会管理制9度(必看).doc
- 公共1关系案例分析练习.doc
- 公共2娱乐场所灭火n应急疏散预案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doc
- 公共3人力资源管理作业.doc
- 公交车电子报站i系统开题报告.doc
- 公共4卫生2015项目培训资料模板.doc
- 魏德米勒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光纤收发器、无源产品选型资料.pdf
- 15寸三菱工业液晶屏AC150XA02英文版规格书.pdf
- 如何配置SIEMENS冗余PA总线.pdf
- CST旗下品牌 Crydom HDC系列 高电流直流输出固态继触器 英文手册.pdf
- 罗斯蒙特8712D型电磁流量计系统 快速安装手册.pdf
- DATA-6216微功耗测控终端(电池供电低功耗GPRS模块)使用说明书.pdf
- 魏德米勒信号PCB端子附件资料.pdf
- 上海安浦鸣志-集成式步进伺服-SSM产品-STM 24 英文-STM24C 用户手册.pdf
- 用于医疗行业的视觉技术.pdf
- 欧姆龙 E3NW 传感器通信单元 产品样本(中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