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伯峡水电站一次性拉面板施工工艺0研究与技术总结.docx

公伯峡水电站一次性拉面板施工工艺0研究与技术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伯峡水电站一次性拉面板施工工艺0研究与技术总结

公伯峡水电站一次性拉面板施工工艺研究与技术总结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2004年7月4日公伯峡水电站一次性拉面板施工工艺研究与技术总结1. 工程概况黄河公伯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与化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上游距李家峡水电站76km,下游距刘家峡水电站148km,距西宁市153km,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供水的一等大(I)型工程。水库总库容6.2亿m3,调节库容0.75亿m3,为日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500MW,保证出力492MW,多年平均发电量51.4亿kwh。电站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全长429.0m,最大坝高139m,坝顶宽10.0m,坝顶高程2010.0m,上游坡比1:1.4,下游坡比1:1.3~1:1.5,坝后设有“之”字型上坝公路,宽度10.0m。大坝位于不对称的“U”形峡谷中,左岸为一阶梯状地形,在1935.0m高程存在宽约100m的Ⅱ级阶地,阶地以上岸坡为50°左右的斜坡,右岸坝肩为75~50°的斜坡,下陡上缓。坝址以上流域属寒湿类高山气候,坝址处多年平均气温为8.5℃,一年之中寒潮出现频繁,平均为13.6次,最大降温14.2℃,年冻融循环次数为77.2次,最大冻土深度0.7m。公伯峡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坝设防烈度为8度。工程施工总工期6年半,2002年截流,并由围堰全年挡水,2004年8月底首台机组发电。主坝工程于2001年8月正式开工,2002年3月18日截流,8月1日开始填筑,坝体填筑总量为453.22万m3,截至2004年6月上旬已完成了趾板、左、右岸高趾墙及所有面板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时完成了所有的基础灌浆施工,面板表面止水、周边缝止水以及面板的裂缝处理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施工满足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2 .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工程的特点1)特殊的地形条件: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址处河谷断面极不对称,左岸为一阶梯状缓坡地形,右岸为高陡边坡,在左、右岸坝肩部位设有重力式混凝土高趾墙,最大高度47.5m,在国内目前是较高的。2)填筑坝料的复杂性:各种坝料经过几次设计优化后的基本状况是:垫层料13.25万m3,过度料28.21万m3,由药水沟料场微、弱风化花岗岩加工而成;主堆石料(3BI~1、3BI~2)150万m3,为微、弱风化花岗岩和片岩,来自药水沟料场和溢洪道泄槽、引渠扩挖段以及开关站倒运场;砂砾石料(3BII)105.62万m3,来自水车村III区采料场、右桥头下游堆料场、石头沟堆料场;次堆石料(3C)157.79万m3,为强风化花岗岩和弱风化片岩,来自药水沟采料场、溢洪道泄槽、引渠扩挖段及开关站、左桥头上游、左岸II号沟、古什群堆料场。通过对已堆存各种坝料、直接开采上坝料碾压试验以及对已上坝填筑的各种坝料现场取样等,其结果与设计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主堆石料(3BI)、次堆石料(3C),料源岩性极不均匀软硬岩混杂,其中软性岩偏多,且级配不良,坝料中5㎜以下细颗粒料含量较高。3.混凝土面板采用一次性施工技术的背景按照原施工组织设计大坝在2002年以临时小断面度汛,临时小断面顶宽15m,下游临时边坡1:2,当小断面填筑至1956m高程时,进行一期面板混凝土的施工,同时将下游所缺部分填筑至1956m高程,随后坝体填筑保持全断面平起上升,达到设计高程,再安排二期面板施工。公伯峡工程静力计算模拟大坝坝体填筑、面板浇筑和分期蓄水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坝体的最大沉降量为140.9cm,相当于坝高的1%。混凝土面板按二期施工时,一期面板浇筑后,在坝体继续填筑过程中,面板顶部10m左右范围内可能脱空。两期面板施工前坝体应留有足够的预沉期,这将对大坝按期完成造成困难,而且面板的施工时段也不理想,且对大坝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上游坡面采用了挤压式混凝土边墙固坡技术,将垫层料斜坡碾压变成了垂直碾压,挤压式混凝土边墙结构代替了坡面碾压砂浆,这就提高了垫层料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期坝体的度汛能力。基于这种情况,2002年9月,公伯峡工程专家咨询组根据国内外高面板坝工程的经验教训,考虑到公伯峡工程的具体特点,建议公伯峡工程坝体全断面填筑至坝顶,待坝体沉降3~6个月,沉降变形稳定后,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安排适当的施工时段,进行面板混凝土的一次性施工。这样可以减少面板混凝土施工后各种坝料间的不均匀沉降,减少蓄水后混凝土面板发生结构性裂缝,同时避免因分期施工而造成一期面板顶部的脱空现象,确保大坝安全运行。4.公伯峡工程混凝土面板一次性施工技术研究项目和重点公伯峡面板混凝土采用一次到顶的施工方案,与其它堆石坝面板混凝土施工相比较,其工艺流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采用无轨滑模,由下而上连续浇筑,不同点在于公伯峡面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最大长度为218m,而此前国内外同类型最长浇筑块为182m,当地气候条件良好。在公

文档评论(0)

1haod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