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i学生农村寒假实践报告
文化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努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转载/chenlibin1988 [与专家互动] Section targeting
立足基础 抓住关键
努力推进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局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全区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文化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我区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满足我区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了比较深入认真的思考。总的感到: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称。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具有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多样性。它不但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凝聚社会的粘合剂,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论是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还是加速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二者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新农村有形的物质建设是“体”,无形的文化建设是“魂”,“体”离开了“魂”就会失去他的生机与活力,“魂”离开了“体”就会失去他的物质基础。正如原区委书记王树琣同志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所讲:“新农村是环境,新农民是核心,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只有农民的观念新了、意识新了、素质新了,新农村建设才真的成功了”。不但明确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赋与了我们文化工作者一项新的艰巨任务。
二、***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们对***区农村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近些年,虽经多方努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但一些村镇仍然还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发展。
1、认识不到位。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无关论。认为文化建设只是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单纯的娱乐,搞不搞都一样,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行了。二是等待论。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决定文化,只有等把经济搞上去了富了有钱了才能搞文化。三是赔钱论。认为文化建设是赔钱的买卖,投入大产出少,搞文化建设得不偿失。四是无绩论。认为搞文化建设,出政绩比较慢,不如搞经济来的快,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帮助不是很大。表现在工作上,往往把文化建设看成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了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和摆不到位的问题。
2、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不足。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村镇对这一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使文化建设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拿全区现有的69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来说,绝大部分是由个人出资或集体集资维持。而乡镇的文化站建设,虽然现在基本都建成了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文化站,但大多数的文化站由于经费缺乏,设施陈旧,利用率也不够高,有的甚至还被闲置或挪作了他用。又如乡镇的图书室建设,全区只有27个,藏书在3000册以上的只有12个,有专项购书经费的有8个,21个乡镇没有专项购书经费或没有购书经费。至于村街全区741个自然村只有114个村建有文化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3、机制体制不够完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全区大多数乡镇对文化站应不少于3名文化干部的规定落实得不够好,有的是2人,有的是1人,并且绝大多数是兼职,使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ppt
- 达风21TD 31TD车铣复合数控系统用户手册4.pdf
- 《兰亭集序》(原文带拼音+全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pdf VIP
- 2025年“T8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评析及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中考道德与法治7-9年级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 备考资料中考生物复习提纲:认识生物.docx
- 哈弗-哈弗H8-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8-2017款 2.0T 8AT 四驱 悦享型-CC6480TM62-哈弗H8-使用说明书-红标-中文-18-17.05-01Z1.pdf
- 铜仁市第十二中学2021年中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VIP
- 场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多样的天气》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