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n业问题的公共政策解决措施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6公共政策学
论文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解决
措施
学生姓名 李小威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层 次 高起本
批 次 092
学 号 310211092192
学习中心 310211
2010年 10 月 6 日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论文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解决措施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做好我国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公共政策
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2001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而2002年就业率约为93%,2003年就业率约为90%,紧缩趋势明显。这一逐年吃紧的形势并非上海所独有。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有37万待业;2003年约有52万待业。这种就业的总体态势,一定程度上使作为人才汇聚地之一的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紧张。
就上海而言,2004年全市55所高校的毕业生首次超过10万人,其中,研究生1.5万人,本科生4.8万人,专科(含高职)生3.7万人。按照近几年公布的就业率推算,2004年的就业率大致也维持在90%左右。这也就是说,将有1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待业。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目前,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次调查显示,在被访毕业生当中,只有29%表示“有签约意向”,其中,4%表示“已经签约”。78%表示2004年的就业情况“不好”,其中,14%表示“非常不好”。不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此也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2.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及选择
在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知道: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涉及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 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部署, 高度重视, 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社会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的局
面。下面, 我们主要从公共政策角度方面来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
2.1 政府应确立 就业优先! 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 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综观全球, 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越来越赶不上经济扩张的速度, 大多数工业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
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 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就业压力, 政府应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将控制失业率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不仅保证经济总量持续
增长, 更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选择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 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另外还需进一步作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 要进一步建立大学生失业预警制度和预案。将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不充分就业率等作为主要监测指标, 做好失业紧急情况下的预案, 当失业状况接近或超过警戒线时, 政府立即发布实施预案, 各部门协调配合实行必要的经济政策和行政干预, 调控企业裁员规模, 减轻因失业引起的社会震荡。另一方面, 建立以财政拨付的就业经费、失业保险基金中的再就业经费以及社会各方面筹集的资金为来源的就业基金。要进一步调整财政的预算支出结构, 确定一定的比例用于促进就业, 并根据当地下岗失业的情况适当增加, 用以支持政府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2.2 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就业最终要靠经济的增长, 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经济繁荣就业易, 经济繁荣靠人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就业提供巨大的空间。据测算, 如果GDP 的年均增长保持在7% 以上的速
度, 与此同时把就业弹性系数提高到0. 15, 仅仅未来5 年至少可新增就业岗位4000 多万个。中国加入WT O, 每年GDP将增加2. 94 个百分点, 意味着每年我国将增加2400 多亿元的产值和1176 万个就业机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带动大量就业岗位开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必然推动就业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标q准.doc
-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i能设计标准.doc
- 夔门高级中学u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1.doc
- 外务人员6薪金管理办法.doc
- 外u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
- 外商投资l融资租赁公司前置审批文件.doc
- 外国q公共安全于当今中国公共安全之思考.doc
- 外国y法制史复习重点.doc
- 外国政府与政治n西安财经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考试题.doc
- 外国美术z史复习资料.doc
- 林德115系列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E16C-03, E16P-03, E20P-03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H50T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初步设计(模板).docx
- 金融从业者必懂的宏观经济指标实战指南:2025年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docx
-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产品经理完全指南:Axure原型设计从入门到实战全解.docx
- 6.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融资方案(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