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8 检测器设置 采集器 数据检测器Data Collection Point 行程时间统计区段Travel Time Section 排队计数器Queue Counters 输出文件 数据检测器 选择数据采集点模式。 选择需要设置数据采集点的路段。 在目标位置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数据采集点。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输入编号、名称、位置等信息,点击确定 评价文件.. 数据采集配置 输出文本文件(*.MES)格式 行程时间统计 选择行程时间检测模式 。 在选定路段上,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检测区段的起点。设置成功后显示为红线,在状态栏中可以查看该点的坐标。 选择需要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区段终点的路段(如有需要的话,使用聚焦或滚动条)。 在选定路段上,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检测区段的终点。设置成功后显示为绿线,同时打开创建行程时间检测窗口。 评价文件.. 行程时间配置 输出文本文件(*. RSZ)格式 排队计数器 选择排队计数器模式 左击选择需要设置排队计数器的路段 在目标位置点右击,设置排队计数器。排队将从设置位置起往上游方向计算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编号和位置,点击确定。 评价文件.. 排队长度配置 输出文本文件(*. STZ)格式 6. 仿真参数设置与运行调试 基本参数设置 驾驶行为参数设置 仿真运行参数设置 仿真运行与调试 6.2 仿真运行:参数 时间 速度 精度:同一仿真项目中 不建议改动 随机因子: 此参数对随机数产生器进行初始化。 相同的输入文件和随机种子将产生 相同的仿真运行结果。不同的随机 种子将改变车辆的到达规律(输入 流量的到达时间是随机变化的), 因此将导致仿真运行结果的差异 5.4.3.1驾驶行为参数 基础数据 → 驾驶行为… → 跟车 前视距离:定义了车辆前方的可视距离,从该距离开始,后车驾驶员能够对在同一路段内的前方或旁边的车辆(在同一路段上)做出反应。 最大:允许的前视最大距离。在少数情况下,需要增大该值,(如铁道路线建模时,如果信号和车站需及时验证的时候) 最小:该值对横向驾驶行为的建模非常重要。对于多辆车辆相互排队时(例如自行车),需要增大该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接近的速度,在市区该值为20-30m(60-100ft) 如果允许在同一车道内超车的话,必须增大最小前视距 离。当对车辆横向行为进行建模时,如果不增加最小前 视距离,车辆遇到红灯或相互靠近时可能不停车。最好 不要通过改变观察车辆的数量,来缓解这种情况,否则 会导致其行为不真实 观察到的车辆:影响路网中的驾驶员如何预测其它车辆运行以及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由于一些路网元素(比如慢行区域,信号控制)在程序 内部是以车辆的形式建模的,因此建议,如果路网中短 距离内存在几个交叉口以及这些路网元素的话,有必要 增加该数值。但是,数值越大,仿真速度越慢。 后视距离:定义了车辆后方的可视距离,车辆可以对该距离之内的车辆作出反应(在同一路段上) 最大:允许的后视最大距离。在少数情况下,需要增大该值,(如铁道路线建模如果信号和车站需及时验证时) 最小:该值对横向驾驶行为的建模非常重要。尤其在多辆车辆相互排队时(例如自行车),需要增大该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接近的速度,在市区该值为20-30m(60-100ft) 暂时走神(“精神不集中”参数):后车驾驶员在一段时间内不对前车的驾驶行为(紧急刹车除外)做出反应(除了紧急刹车) 持续:“精神不集中”的持续时间 概率:“精神不集中”的发生概率 这两个参数值越大,相应路段的通行能力越低。 跟车模型:车辆跟车行为的基本模型。模型不同,模型参数也不相同 Wiedemann 74:适用于城市内部道路交通。 Wiedemann 99:适用于城际道路(高速公路)交通 没有相互作用:车辆间互不影响(可用于简化的步行流仿真) Wiedemann 74 模型参数 平均的停车间距(ax):两停止车辆的平均停车距离,变化幅度为±1m 安全距离的附加部分(bx_add)和安全距离的倍数部分(bx_mult):这两个参数影响安全距离的计算,两车之间的距离d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Wiedemann 99 模型参数 CC0(停车间距):两停止车辆之间的平均期望间隔距离,没有变量 CC1(车头时距):后车驾驶员对于某一个确定的速度而期望保持的车头时距(单位:秒)。该值越大,说明驾驶员越谨慎。当给定一个速度v[m/s]时,平均安全距离dx_safe 的计算公式为: CC2(‘跟车’变量):前后车的纵向摆动约束,是后车驾驶员在有所反应、有所行动之前,所允许的车辆间距大于目标安全距离的部分。例如,如果将该值设为10m, 那么前后车的距离将维持在dx_safe 和dx_safe+10m 之间。系统的默认值为4m,这将导致一个稳定的跟车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价格背后的奥秘---修改用.ppt
- 上海大学-学校宣传资料.ppt
- 上海大众车身车间滑移架方案.doc
- 三星离心压缩机电气及仪控.ppt
- 上海概述2011.ppt
- 三章一节主要的遗传物质.ppt
- 上海高考压轴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海海事大学2015年统计年报.docx
- 交规授课(全国版增益)1.11.ppt
-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故障点测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