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二戲劇、通俗文學與大眾生活-歷史學科中心.ppt

主題二戲劇、通俗文學與大眾生活-歷史學科中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題二戲劇、通俗文學與大眾生活-歷史學科中心

明清的戲劇與生活(二) 戲劇的種類: 海鹽腔(浙江)、餘姚腔(浙江)、弋陽腔(江西)、四平腔(浙江)、青陽腔(安徽)、……等等,而在眾多劇種中,又以崑曲(蘇州、崑山一帶)對當時戲劇發展及社會文化生活影響最大。 崑曲 崑曲的扮相 弋陽腔 弋陽腔的扮相 資料閱讀(一) 資料一:魏良輔……生而審音,憤南曲之訛陋也,洗盡乖聲,別開堂奧,調用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複委音之畢勻,功深熔琢,氣無煙火,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蓋自有良輔,而南詞音理,已極抽秘逞妍矣。 (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十二,〈崑腔〉) 資料二:弋腔始弋陽,及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又謂「秧腔」,「秧」即「弋」之轉聲。……向無曲譜,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快板。 (清?李調元,《劇話》) 資料閱讀(二) 原來奼紫嫣紅,似這般都付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恁般景緻,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飛暮倦,雲霞翠軒;絲雨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這韶光賤。(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哥哥送我到井東,井中照見好顏容。千里有緣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哥哥送我到長河,長河一對好白鵝。雄的便在前面走,雌的後面叫哥哥。(《同窗記》) 問題與討論 請同學從閱讀資料一、二中,試著比較崑曲與弋陽腔所表現出的風格? 明清的戲劇與生活(三) 戲班的組成: 有官方的教坊,也有民間的戲班;不僅有商業性的演出團體,也有帶自娛性質的私家班子。 明代萬曆之後,民間戲班增多,活動日益頻繁。一般來說戲班有兩類:一是由演員自行組織,周游各地,作營業性演出的職業戲班。 二是由那些有相當財勢的大戶人家蓄養,以為自娛的戲班。 明清的戲劇與生活(四) 演出的方式: (一)合班到某處,找一適合場所演出。如廣 場、寺廟、公共露台等。 (二)受雇到地方的各類賽會、祈年活動等。 (三)應召到私人宅第演出,稱為「堂會」。這類的表演多與主人的特定活動有關。 (四)是在飯店旅館擦桌賣唱,這是戲班在營業性演出狀況不好時,聊以維生的一種手段。 明清戲劇的表演空間—戲園 最初經營形式為酒館,出現於明末。至清代初期,都市裡的唱戲酒館極多。如北京的明月樓、璧山堂等。 乾隆以後,酒樓演戲逐漸被茶園(樓)取代。茶樓的看戲,可按消費的程度,分為:官座、散座、池座與釣魚台。 明清時期的戲園生活 羊羽源及楊君錫緱皆候予晤,晤後小憩,同羊至酒館,邀馮弓閭 、 徐悌之 、 潘葵初 、 姜端公、陸生甫觀半班雜劇。(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 先期遍張貼子,告都人士。 都人士莫不延頸翹首,爭先聽睹為快,登場之日,座上客常以千計。(楊懋建,《夢華瑣簿》) 明代的表演空間之一 林 園 戲 臺 清代的表演空間(一) 戲臺 清代的表演空間(二) 戲園之一 清代的表演空間(三) 戲園之二 明清戲劇的內容舉例 《樂府紅冊》 (文人戲單) 《禮節傳簿》(迎神賽會) 《永團圓》 (迎神賽會) 喜慶宴會 24 5 休閒玩賞 9 3 訓誨功名 22 1 7 忠孝節義 9 5 悲歡離合 26 13 20 豪俠戰爭 5 52 45 因果報應 5 4 仙佛神話 10 25 滑稽詼諧 10 明清細劇對生活的影響—以江南為例 大型的民俗節日,往往是群眾觀戲聽曲的好機會。 民眾遊樂,士人宴集,甚至人們的社會交際,也離不開戲劇。 因演戲聽曲已日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因此官僚與文人,往往借演戲以引導民風,提倡教化。 資料閱讀 虎丘八月半,土著留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娈童、及游治惡少清客幫閒傒童走空之輩,無不鱗集。自生公台、千人石……皆鋪毡席而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掺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唱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任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戲,席席征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句字,藻鑑隨之。… (張岱,《陶庵夢憶》,卷五,〈虎丘中秋夜〉) 問題與討論 閱讀了明朝張岱的記載,同學們請想想看,每年的中秋節,你作何消遣?比較一下古代與現代的中秋節,有何不同? 民初的戲劇 京劇是十九世紀中葉,融和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秦腔、崑曲、梆子、弋陽等腔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 北京-茶樓、戲園中演出京劇。 上海-從海外引近現代化的舞台、燈光、佈景,呈現出鑼鼓喧天、色彩炫麗的效果。 京劇的裝扮 舞臺上的梅蘭芳 傑出的京劇演員—梅蘭芳 舞臺下的梅蘭芳 民初戲劇表演空間(一) 上海戲園 民初戲劇表演空間(二) 戲園外觀 (北京) 民初戲劇表演空間(三) 北京的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