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新课标Ⅰ卷第9题: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 2014新课标Ⅰ卷第8题: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 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1.点面结合。 2.指向明确。 命题人的设问明晰,要求考生就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 知识点作答,切入点十分小,指向性十分明确。命题人要 达到的效果,就是要求考生真正读懂了多少,你就能答出 多少,别想靠套话、废话、空话来骗得分数。 2013新课标Ⅰ卷第8题: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感? 某些模拟题:请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大而无当) 3.紧扣教材。 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8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 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 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四)名篇名句默写题 新课标Ⅰ卷三个小题六个空分别出自三篇诗 文,均采用的是理解型默写的方式,侧重于对考 生的理解与背诵能力的综合考查。考查内容为高 中两篇、初中一篇,均出自《考试说明》规定的 64篇古诗文。 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10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 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高中 (2)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 猴都很难越过。 ——高中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 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初中 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10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 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高中) (2)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 境雄浑。(初中)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 对历史的缅怀。 (高中)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命题思想: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 层次; 主要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分析 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种能力, 能够让考 生有方向可寻,有线索可找,有根据可查, 有话可说。 考查重点:对人物性格、事件、中心思想的 概括,对人物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科学品质的 分析,对表达艺术的鉴赏,对社会价值和影响的 评价,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或其某一方面问题 的探究。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 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筛选信息)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 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分析概括)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 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筛选信息)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 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鉴赏评价)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 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 D、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以及对主要观点和文章特色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 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12题第(1)小题: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 《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 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 莫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