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
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 隨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崛起。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主要是金融参与者借助“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加便捷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以众筹、P2P信贷、大数据金融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融资模式。众筹是指小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互联网或SNS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创意及项目,以“团购+预购”形式获得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模式,目前国内有关注创意投资的点名时间众筹平台,还有分别支持微电影和科技创新类的淘梦网和追梦网等平台;P2P信贷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匹配借贷双方进行借贷交易的融资服务模式,目前国内主要有拍拍贷、人人贷(部分业务)等纯线上模式,以翼龙贷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以及以宜信为代表的债权转让模式;大数据金融主要以阿里小贷为代表,通过对电商平台数据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和云计算,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数据库,实行“P2P小贷+〇2〇模式”的量化放贷模式。 二是以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模式。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体现了互联网对金融支付的影响。2010年6月14曰,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 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给予了第三方支付以合法地位。2011年,我国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2.47亿笔,金额为0.99万亿元。仅仅两年以后,移动支付业务数量就达到16.74亿笔,金额达9.64万亿元。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财付通和银联在线分列第二、三位。就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参与机构来说,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获得了人民银行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外,腾讯也于2014年8月正式推出微信支付。 三是以融360、好贷网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其核心是为个人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和比价服务,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帮助消费者快速、便捷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低费率的理财、保险、贷款等服务。融360作为这类平台的先驱者,其本质上是一个搜索引擎,专注于将满足贷款需求的贷款选项提供给资金需求者。 当然,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将来还会不断创新金融业务模式。整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空白,更为关键的是淡化了金融业的专业化,使其更大众化、民主化。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 回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在短短两三年内发展得如此之快,有其必然性。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发展,使得以非金融机构支付为代表的零售支付融入人们的生活;二是中国互联网用户基数庞大,但大众投资理财渠道缺失,而互联网金融的出 现带来金融业更加普惠于普通民众;三是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能够发掘和汇聚全新的信息资讯,而在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的保障下,又可以低成本地建设金融交易信息基础;四是互联网金融监管虽有缺失,但同时也给予了互联网金融企业一定的生存空间。具体原因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技术基础 自19世纪30年代电报的兴起,到后来电话、计算机乃至今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每一次通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也使得金融运行、金融组织、金融产品更加紧密地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而互联网金融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多样化的IT技术手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打破现有集中管理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产生、传播、加工利用的方式,大幅降低和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和信息的获取及处理成本,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度提升,对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经济背景 虚拟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背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网络购物成为消费的潮流。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商贸流通和社区服务等的渗透不断加深,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且跨境合作与全球扩张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带来了对便捷网上支付方式的迫切需求,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始契机。电子商务与第三方支付有着天然的联系,与财富管理也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积累了大量客户和交易数据之后,电子商务公司可能比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了解客户,更有能力用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来判断和控制风险。另外,电子商务也为其他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模板和方法。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社会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是有一定的社会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考成语辨析整理.doc
- 常见创伤急救办法.doc
- 常见咖啡扫盲班.docx
- 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和高压系统.doc
- 常规粳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 常青第3部分一次设备.doc
- 常见月经相关疾病诊治.doc
- 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和排除方法.doc
- 常见疾病健康指导.doc
- 平顺县2014年度气候影响评价.doc
- 2025年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社区参与模式建议书.docx
-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报告.docx
-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技术装备创新与2025年产业升级报告.docx
- 创新驱动发展,2025年文化创意礼品定制产业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物流运力整合市场前景分析.docx
- mRNA疫苗技术发展动态:2025年临床应用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远程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与健康管理结合报告.docx
- 2025年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充电桩应用与乘客体验报告.docx
- 应急通信领域2025:卫星通信技术在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中的通信保障能力提升与拓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