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战争下人民战争的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现代化战争下人民战争的意义

论 信 化 战 争 下 人 民 战 争 的 意 义 姓名 :廖鸿强 学号 :3146112033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意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生了四次军事变革,也经历了四次战争形态的演变:由一开始的以木石为兵器,到金属化(冷兵器)战争,到火药化(热兵器)战争,再到机械化战争,到现在的信息化战争我们现在所处的战争形态就是信息化战争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就这样简单认为战争的破坏性就减小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进行的战争。符合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75年越战、1979年前苏联在阿富汗的失利、1991年索马里内战和1999年科索沃从南斯拉夫剥离,都证明了人民战争动员概念现实的有效性。而2003年开打的伊拉克战争本是高技术条件下对人民战争的检验,但未见伊斯兰情结所激励出的人民战争动员力量,萨达姆政权为此败亡;继而,美英联军虽取得正规战的闪电式胜利,却因无法获得伊国平民社群的广泛支持和认同,无法开展兵民整合性的建设,以致陷入正规军短暂胜利后的长期清剿战争中。再看黎以战争。2006年夏天以色列挥军突入黎巴嫩,追剿黎国伊斯兰什叶派政军组织“真主党”游击队。这场“城市游击战”是又一次在高新科技下人民战争的体现,在该次军事行动结束时,以色列预先设定的两大军事目标—扫荡真主党与救回人质—均未能达成。在历次中东战役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以色列雄狮,面对已与黎境平民融为一体的真主党游击队,其 高科技下的空优、精准制导武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因为面对着广大的群众,“雄狮”陷入了找不到目标打击的窘境。2009年1月,美国将驻扎在伊拉克的14万军队的作业权与绿区移交给伊拉克政府,然而伊战是否正式划下句点仍存疑问,美军仍在许多地区受到地方武装力量的频繁骚扰。伊战至今,4000多美军阵亡、近40,000美军受伤,耗费6000亿美元,而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难以胜数,更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或沦为邻国难民。战争耗损的对比,突显伊斯兰情结的其来有自,说明战后治理纷扰的重要源头,仍是在于伊国人民的感受和认同。2009年秋天即将增兵达10万人的阿富汗有着相同的经验,在战区每日巨额经费的消耗下,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军事打击既难一举摧毁隐身于民众中的激进神学士及反叛组织,反叛力量又能不断从民众中增补兵员。面对此种非正规军事对抗的困境,华府当前值得深思的战略课题应为,如何刚柔并济,避免经由少数恐怖组织骚扰战升级成为广大群众的大面积反抗;如何确保战争过渡政府的正当性、有效性和其民众的接受性;如何从长期战争泥淖中全身而出等。而中国人民战争理论中的“正义性”如何动员人民、如何建设人民、如何运用人民”,恰能为这些战略命题提供启发。 以上的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在现代化战争下的人民战争依旧有着不可破灭的重要性和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