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综合地理考试重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综合地理考试重点整理

地理环境是一个多元结构的复杂系统,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地理环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区别与联系:P5 答: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分别研究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及要素在整个地球表层中的作用,其研究方向往往各有所侧重,强调分部研究但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从整体上来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系统观念,在研究过程中既注重整体性,也注重整体系统下部分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就是,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侧重从部分出发,综合自然地理学侧重从整体出发,但两者均有整体与部分结合分析的综合性。 4. 古代地理学名著——《禹贡》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之一; 5. 《管子地员篇》——进一步对全国的土地作了系统的划分和评价(自然区划土地类型); 古希腊--埃拉托色尼--“宇宙派”--《地理学》--地理学之父; 古罗马--斯特拉波--“博志派”--《地理》--最早记述世界自然和人文的地理志,奠定了地方志的方向; 荷兰--瓦伦纽斯--《地理学通论》--第一个接近正确理解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学者; 德国--洪堡—古典地理学的集大成者,近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0. 洪堡的贡献:①总结出自然地理学和方志学研究的一般原理,正确地指出自然界各种事物间的因果关系;②探讨了地形、气候与植物的关系,坚持用地理学的眼光和立场研究植物;③制成了世界第一幅平均等温线图,创立了“大陆性”的概念。从理论到方法上把自然地理学推向一个新阶段,为自然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11. 道库恰耶夫的贡献:①创立了自然综合体思想;②提出了自然地带学说; ③曾论证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提出自然地理综合体和自然地带学说) 12. 贝尔格—首次把景观的概念引用到了自然地理学中; 13. 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属性:①整体性;②相关性;③有序性;④动态性;⑤开放性; 14.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整体性;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整体性; 15. 耗散结构:指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就是消耗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来维持系统内部的新的有序结构。 16.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成分: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17. 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主要包括: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潮汐能; 18.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19.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的方式: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 20.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为什么说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具有方向性?P51 答: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是方向性的发展,其组成成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发展都具有方向性。首先,地壳演化的大地构造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演化基本经历三个阶段,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向前发展,地貌随时间的发展、风化壳的发育以及土壤的形成也具方向性;其次,大气圈也经历了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到现代氮氧大气的发展;再次,水圈在发展的过程中水体总量和含盐浓度逐渐增大,水质由酸到弱碱性变化;生物圈的发展也经历了生命起源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过程。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是具有方向性的。 21. 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阶段性节律; 22. 地域分异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定向分化,多级分异) 23.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辐射能)、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地球内能); 24. 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四种表现形式:海陆分异、热力分带、海陆起伏、大陆外形格局; 25. 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①太阳辐射能按纬度方向呈带状分布引起地表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的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性称为纬度地带性;②经度省性,又称干湿度带性,由于沿海向内陆水分逐渐减少引起由沿海向内陆气候、植被、土壤整体大致按经度方向更替的规律性变化。 26. 垂直带性: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大致沿等高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