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职本章的教学,准确把握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的基本内容和“一国两制”理论的最新发展,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方针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理解该问题关系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爱国主义含义: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同时,也进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各方面准备。但由于美国直接插手台湾问题,阻止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致使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处于分离状态。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民族复兴含义:民族复兴就是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自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省总面积为36000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为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 ----《新华月报》1卷1期43页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 美国政府于1950年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1953年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在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又在同一些国家领导人的会谈中指出,中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法解放台湾,包括和平解放的方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同一家”、“爱同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正式表示:“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1956年10月,毛泽东又说:如果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订一个协议公布。 “叶九条” 1981年9月30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首次全面阐述了 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和平统一的九条 方针(叶九条),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一位海外朋友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实际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 度’。至此,“一国两制”的概念就明确地提出来了。 第二阶段:系统化和法制化阶段(1982~1984) 1982年9月,中英两国的香港问题谈判中和邓小平的《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谈话,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3年6月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北大学教授杨力宇时,针对台湾问题,强调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说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后来被概括为“邓六条”。 1984年2月会见外宾时更明确地指出,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1984年6月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的讲话,则是把“一国两制”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