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乌龙)审评之理论准备(高级评茶员).docVIP

青茶(乌龙)审评之理论准备(高级评茶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茶(乌龙)审评之理论准备(高级评茶员)

青茶(乌龙茶)审评之理论准备 第一节 概述 青茶亦称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工艺最为复杂因而也最为精致的一类茶。其品质特点独具特色,花香馥郁,兼具绿茶的清香与红茶的甜醇,属半发酵茶类。青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也是六大茶类中其产品多以品种命名的一类茶。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一、乌龙茶与青茶的概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乌龙茶是青茶当中最大的一类茶,不论闽南、还是闽北,乌龙茶的产量在众多品种中都占有优势,因而,民间也有用乌龙茶来代称青茶。随着时代变迁,各种新兴的品种出现并大面积推广,乌龙茶做为青茶的一个品种在大陆却逐渐萎缩。乌龙茶在产量上绝对优势的慢慢消失,其代称青茶的说法却在不断普及。如今,一提乌龙茶,要么是特指台湾乌龙,要么就是指整个青茶类了。因而,本课程以下都用乌龙来代指青茶。 二、历史溯源与传说(略) 三、青茶的分类 根据产地,我国青茶分为以下四类,即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及台湾乌龙。各类之下又根据产地、品种、品质(香型、滋味及火功等)有更细的划分。 本课程在概述之后即根据以上四类的划分一一对乌龙茶进行介绍。 四、基本工艺 虽然上述四类青类品质有很大差别,各具特色,但其基本工艺相同,都有做青的关键工序。其工艺包括:萎凋(包括晒青及晾青)、做青(包括摇青与静置)、炒青、揉捻与干燥等工艺。不同青茶除了在品种上的差异,在各个工序上度的把握也各有不同,造成在发酵及焙火程度上的不同,因而在整体品质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别。 五、青茶的品质特征(在各章中分述) 六、市场概况 市场的内容是不断变动的。青茶除了有较多的出口,在国内市场也长期是继绿茶之后第二大茶类。近十年来虽然受普洱、红茶的冲击,市场份额仍然较高。其中以闽南乌龙中安溪铁观音推广程度最大。近年来,台湾乌龙在大陆的推广开始加强。另外,自台湾乌龙在工艺上向轻发酵转变开始,不同青茶为迎合市场在工艺上也在不断变化,继十年以前铁观音走“清香”路线以后,武夷岩茶甚至凤凰单枞的市场导向也往“清香型”转变;与此同时,“清香型”走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比如铁观音,又开始向“传统”回归。 七、审评要点 乌龙茶的审评也以湿评为主,干评为辅。本课程中,均按八项因子法对乌龙茶进行评审。 乌龙茶与其他茶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内质审评环节。 内质审评按审评器具可以分为通用法和盖碗审评法。 通用审评法。即使用成品茶审评杯碗,称取茶样3.0克,按茶水比为1:50冲泡,颗粒型乌龙茶按6分钟,其他类型按5分钟出汤,再按香气(分热嗅、温嗅、冷嗅)、汤色、滋味、叶底顺序进行审评。 盖碗审评法。即使用乌龙茶审评杯碗(如110ml倒钟形评茶杯,150ml规格审评碗),称取茶样5.0克,按冲泡时间2分钟、3分钟及5分钟的顺序分三次进行冲泡审评。分别在第1分钟、2分钟及3分钟时揭盖闻其香气,沥汤后再评汤色、滋味,并嗅叶底香气;三次冲泡后再审评叶底。 第二节 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为代表) 一、品种与分类 在分类上,闽北乌龙茶分武夷岩茶及闽北青茶两大类,其中武夷岩茶为其极品茶的代表。 (一)武夷岩茶 一直以来,武夷岩茶的分法(分类)比较繁杂。 其中有两条主线。 一是按地域,分为大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或者是正岩茶、半岩茶、洲茶)。而随着景区的扩大,也把正岩、半岩的界限淡化,直接化为岩茶与洲茶的分法。 另一条主线是按品种的划分。以前分两类,即武夷水仙与武夷奇种,水仙以外的菜茶及其他品种都归为奇种。随着其他一些品种的兴起及扩大,后者又派分出武夷肉桂及武夷名枞。而奇种则仍然是各品种、单枞、名枞的统称,据统计武夷山的 “花名”不下八百个。 另外,在市场上还有按工艺中焙火程度的不同分为轻火、中火、高火及足火等产品。 (二)闽北青茶 产地包括崇安(除武夷山外)、建瓯、建阳、水吉等地。品种则以水仙和乌龙为主。因而首先按品种分为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两类。之后再因产地继续划分,比如闽北水仙分为崇安、建瓯、水吉三种,闽北乌龙又分建阳及建瓯等。 由于闽北岩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因而闽北青茶在市面上覆盖面不广,成为小种茶,即使有,也多冠以“水仙”或者“大红袍”出现。 二、工艺特点与品质特征 以武夷岩茶为例,与其他类青茶相比,在加工上重萎调,重摇青,重焙火,不包揉,因而成茶发酵程度较重,条索呈弯曲状,干茶色泽较乌润,香气为熟香型。 在品质特征上可以归纳为,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好的岩茶有“岩韵”,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或红点,即“三红七青”。 三、市场简况 (以探讨的方式,引导学员就其市场特点

文档评论(0)

fzhuix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