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第0课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列宁《怎么办?》第187页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醒过来了 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 思想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 站起来了。 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提问: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同盟会的成立 [总结] 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发刊词》把 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 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 三 大 政 策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核心、政策原则 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 方法、手段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相同: 不同: 1、民主革命阶段: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中共) 2、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共):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 4.评价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②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A、进步意义: B、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回顾:三民主义及其发展 1905年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 → → 《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 → → → 《国民党一大》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从三民主义的提出到新三民主义 [知识拓展] 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 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 “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请思考下面两句话说明了什么: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 * 第10课 ——谁能告诉大家三位伟人是怎样影响20世纪的历史转折?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名文, 字德明,号日新,后 改逸仙 ,曾用名:中 山樵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一 资料刊载: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05年,对某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十位历史人物。排序结果(部分)如下:序号 人物 比例%1 孙中山 76.5 2 毛泽东 75.83 林则徐 64.5 4 邓小平 55.75 鲁迅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