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调节吊养水层 浮游植物:上层多于下层,最大值不在水面,1米以下大大减少。 最佳育珠水层 = 0.8 × 透明度(cm) 。 春、秋季:表层30厘米左右。 夏季:次表层50厘米左右,防紫外线杀伤及自身生理调节,浮游生物向下迁移。 冬季:深层100厘米左右,水温8℃以下,育珠蚌处于休眠态,可适当施肥,浓水保温。 四、清除附着物 每年清明、冬至各刷一次,随即浸浴。 5~10月一般不翻搬育珠蚌。 五、水质监控 设备或经验判断: 1、水面出现白色水泡、水膜。 2、SD突降到15~20厘米以下,水色嫩绿、茶褐变成兰绿色,立即换水。 黄绿色示意绿藻、硅藻、黄丝藻多,绿色绿藻多,淡褐色隐藻、甲藻多。 3、DO下降,水蚤血红素增加,水体一片红,注水。 六、检查育珠蚌生长情况 术后一段时间,育珠蚌贝壳腹缘收缩,“缩边”, “育珠边”。 壳缘,柔软色淡黄,正常;坚硬锐利,未恢复。 一般一周年后,三角帆蚌育珠边宽要求5~7毫米,褶纹冠蚌10~15毫米。 健康蚌进出水管突出于壳后缘,蚌离水时,贝壳迅速关闭,喷水有力。 第四节 病害防治 一、蚌病的预防 1、蚌源 自繁、自育、自养。手术蚌术前药浴。 2、手术 每人两套工具。 手术熟练, 伤口和小片要滴注消毒液或保养液。 3、常用药物消毒预防 生石灰每半月到一月全池泼洒,10公斤/亩.次。 4、养殖水域要轮作 5、养殖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常见蚌病的鉴别诊断 二、蚌病诊断 发病期 鳃纤毛 鳃瓣 直肠残粪量 肝组织切片 诊断 7—8月 存在 正常 正常 糜烂 藻毒素蚌病 3—10月 脱落 少 少 正常 细菌性蚌病 3—10月 脱落 少 少 包涵体 病毒性蚌病 (一)三角帆蚌嗜水气单胞菌病 瘟病 1、流行特点 4—7月份。 常见于春季调入种蚌之后,无明显症状,发病急,病程短,发现半开蚌壳后的3—5d死亡。 感染力强,难治愈。 三、常见病害防治 喷水无力,排粪减少,两壳微开,严重时完全张开。 病蚌消瘦,斧足肌萎缩,按之有渗出物; 鳃丝沉积绿褐色的藻类; 外套膜灰白色,缺少光泽,手感松软,按之无弹性; 胃内无食,晶杆缩小或消失,肠道鼓胀,肠道内充满大量气泡和泡沫样物质;肝脏呈灰色,极度肿大; 珍珠囊呈灰白色,珍珠表面光泽模糊,无晶莹感。 2、症状 (1)菌群培养 病蚌,0.5%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接种环从肝脏、心脏、肾脏、鳃丝处采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培养,37℃恒温培养48h, 培养皿上出现3-4种类型的菌群,透明、湿润光滑、乳白色干燥的菌落, 湿润光滑类型的菌株为优势种类,提取这种菌落转接到斜面上纯化培养,鉴定为气单胞菌。 3、诊断 (2)回归感染 蒸馏水冲刷菌落形成菌悬液, 0.2mL菌悬液注射健康蚌,同时设阴性对照, 第7-10d后:试验蚌死亡,剖检消化道,鼓气。 死蚌再次分离出气单胞菌菌落。 结论:由气单胞菌感染。 4、防治 每只注射1毫升0.1-0.2%的四环素或氯霉素。 5-10ppm呋喃唑酮浸泡0.5-2h。 每只0.1-0.2%的氯霉素1毫升与50-100μg氢化可的松混合注射。 1ppm蚌毒灵(主要成分:黄岑,黄柏,大青叶):全池泼洒或每只蚌0.5克挂袋。 注意:与三角帆蚌蚌瘟病区分 大青叶 (二)水肿病 (三)烂鳃病 (四)肠胃炎 (五)侧齿炎 (六)水霉病 (七)水蛭 (八)摇蚊幼虫 肥水池量多。 4月前水温低,活动小,危害不大。 1、危害 幼蚌壳薄,0.4-0.6mm,近透明。 笼养幼蚌无泥沙保护,易附着,网袋阻拦,鱼类食不到。 2、防治 泼浇生石灰浆和敌百虫。注意:敌百虫不能和生石灰同时施用?,间隔l0d。 自来水公司:0.25%的次氯酸钠或0.075%的过氧化氢浸泡,2 h左右全部致死。 (一)病原 80年代早期,倪达书:斑点气单胞菌的一个变种。 80年代中期,浙江德清县珍珠研究所:三角帆蚌蚌瘟病病毒(HcPV)。 90年代,杭州大学邵建忠:HcPV的精细结构,基因组成及多肽进行了研究,引发消化系统的代谢紊乱。 张元培在三角帆蚌肝脏中观察到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并认为病毒是通过蓝藻介导侵染消化道的。 目前,公认:病毒性消化器官坏死病。 (九)三角帆蚌蚌瘟病 (二)病症 1、临诊症状 2龄以上三角帆蚌。 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贝壳不能紧闭,斧足紧缩不能伸展,进出水孔纤毛收缩,滤过作用降低,滤食排粪减少,甚至完全停止。 外套膜轻度剥落,鳃轻度腐烂,肝脏由暗绿色变成棕黄或深褐色,糜烂。晶杆萎缩或消失,肠道壁肿胀,肠内无食。 对健康蚌人工感染HcPV,25℃水温下,两周左右出现蚌瘟病症状,三周陆续死亡。 (三)感染群体 2、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变化 (1)肝脏 消化盲囊,主要消化器官。 正常组织切片:由许多分支的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