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天文学历法解释.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元1582年: 测得太阳3月11日过春分点比规定的3月21日提早10天,历日与天象不符,必对历法进行修正。 1582年3月1日,罗马教皇格里哥里13世(Pope Gregory XIII) 颁发了改历命令,内容是: 1、规定:1582年10月4日的第二天为10月15日。但星期序号仍然连续计算 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这样,就把积累的老账一笔勾销了。 2、为避免以后再发生春分飘离的现象改为400年97闰:凡是年数可被四整除的为闰年,世纪年如1600,1700,1800,……要被400整除才是闰年。闰年的二月份为29天。格里历平均历年长:365 97/400=365.2425 回归年长: 365.2422 25s.9 /1年 ; 2h52m 48s / 400年; 3300年才差一天 太阳历 以太阳周年视运动为依据的太阳历,如现行的公历(又称格里历),由儒略历改进而来; 优点: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 。 缺点:公历中的月人为定义,并无天文意义。 我国1912年采用格里历,但不用其纪年,直到解放后才采用。 纪年 公历的纪元是人为的、带有宗教色彩。在公元532年罗马教皇宣布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而不是儒略 凯萨下令修改历日的开始时间。 在公元532年后宣布532年前一年为元年。是出自宗教的需要,保证复活节过532年会在同一日期、同一月相、同一星期序数重复出现。 星期的概念 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奇特结合。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对天上的七颗星:日、月、金、木、水、火、土,都有记载。并用它和日期相配产生了七天一轮换的周期,我们叫它星期。 圣经中,讲述了上帝六天创造世界并于第七天休息的七天周期。于是天主教徒们把这七天称为礼拜一至礼拜日。 四、阴阳历: (农历) 历月长: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不固定, 依实际天象推算。 历年长:使其平均历年长与回归年长尽量一致。 置闰:19年加7个闰月 平年 12个月 354或355天。 闰年 13个月 383或384天。 19年7闰 19个回归年长: 365.2422×19=6939.6018 19个历年长: 29.5306×(19×12+7)=6939.68865 19年相差2h 05m 04 s 闰月大致在第3、6、9、11、14、17、19年。 二十四节气 农历中表示太阳位置的特殊方法 每一节气太阳黄经均匀增加15度,但时间间隔不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不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阴阳历 优点: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 缺点:历年长度相差过大,制历复杂,不利于记忆。 儒略日(JD,Julian date) 定义:一种不用年、月的长期纪日法 它由意大利学者J.J.Scaliger(1540-1609) 创制,因纪念其父儒略而命名 起算点:公元前4713年儒略历1月1日 世界时12点(正午)。如2005年6月21日世界时0时(北京时间8时)的儒略日数为 2453542.5 优点:便于计算相隔若干年两事件的天数 约化儒略日(MJD,Modified Julian Date): 起算点:1858.11.17 世界时零时 MJD=JD -2,400,000.5 (式中.5 表示把起算点从正午改为子夜) 思考题: 1、真太阳时比恒星时每日约长几分钟?原因是什么? 2、哪些原因导致基于天文方法得到的时间精度不高?比它更精确和稳定的时间标准是什么? 3、为什么要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利用它如何调整时刻? 4、儒略历和格里哥里历的闰年分别是如何设置的?试比较它们的平均历年长和回归年长的差异。 5、天文学家们经常采用的儒略日(JD)的起算时间是什么时候?约化儒略日(MJD)是如何定义的? §3、恒星时与平时的换算   S、m是两个不同的时间计量系统 1)时间单位不同:1恒星日≠1平太阳日 2)起始点不同: 上中天;下中天    因此,两时间计量系统的时间间隔不同,时刻也不同。 时间间隔换算与时刻换算。 一、时间间隔的换算 回归年: 平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1回归年=365.2422平太阳日=366.2422恒星日 1恒星日=365.2422/ 366.2422平太阳日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