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出旅游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千姿百态的地形: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呢? 复习 岩石按成因分三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下列岩石属于哪类岩石: 大理岩、砂岩、石灰岩、砾岩、玄武岩、页岩、花岗岩、泥岩 气孔、化石、流纹、层理各属于哪类岩石的特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于地表形态变化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 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也叫地形、地貌;指地表高低起伏 的状态。按自然形态分为高原、 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地质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和内部 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按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概念辨析】 外 力 作 用 内 力 作 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表现形式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使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 对地表物质的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等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学说 年代 依据 海岭是新洋壳的诞生处 海岭顶部 开裂处 涌出 冷凝 新大洋壳 岩浆继 续上升 推移 俯冲消亡 陆地学说 海底学说 全球学说 大陆漂移说 海底扩张说 1912年 魏格纳 六十年代初 大西洋两岸 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 生 物 海底年龄轻 岩石在海岭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 地幔物质 岩石圈 构造带 分成 六大板块 软流 层上 运动 内部稳定 边界活跃 学说 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 六十年代后期 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陆陆碰撞 陆洋碰撞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褶皱山脉 裂谷、海洋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张裂区 板块碰撞区 陆块与陆块 陆块与洋块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运动方向 形成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脉、太 平洋西部岛弧、海沟 示意图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见下表) 板块学说的观点 1、地球上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带(海岭、海沟等),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 3、板块(岩石圈)是在软流层上运动。 4、板块相对移动时,彼此碰撞、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状 地壳在不停的运动 可以推测各个海洋的面积的未来变化趋势吗? 思考:看此图可以推测哪些国家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看此图推测世界上主要山脉的形成? 可以推测各个大洲之间距离变化的趋势吗? 海岭 海沟 海岸山脉 岛弧 海底地形的形成 【真题3】(2010·海南)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图完成,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B 【真题4】(2012·上海地理)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回答下列7--8小题。 7.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8.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C A 地壳运动 构造运动会造成岩石的永久变形,这种变形保留在岩石中成为地壳运动的铁证。 (构造运动)与地貌 地壳运动的类型 1、水平运动 思考:当地壳物质作相向运动,会使地表发生什么变化? 作相反运动呢? 2、垂直运动 思考:垂直运动会造成什么结果? 褶皱 断层 新岩层 老岩层 A B 褶皱与地貌 什么是背斜? 什么是向斜? 褶皱由褶曲组成;褶曲分为背斜、向斜 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怎么形成褶皱的?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变形而形成 ●A ●B ●C ●D ●E ●F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山岭 谷地或盆地 向斜 背斜 外力作用 (晚期) 内力作用 (早期) 地表形态 岩层形态 基本形态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和向斜的比较: 在野外,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背斜与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同名27124).doc VIP
- FIDIC合同条件下竣工结算审计.pdf VIP
- 长期健康团体医疗保险产品介绍.ppt VIP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十一周让诚信的光与友善点亮童年——爱身边每个人--养成教育.docx
- (高清版)B/T 42594-2023 承压设备介质危害分类导则.pdf VIP
- 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docx VIP
- 点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文物建筑勘查设计取费标准(2020版)(试行).pdf VIP
- 2024年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机关及所属参公单位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原子物理学全本课件(褚圣麟,第一至第十章全部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