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原理与工程4非纤维添加物质的应用综述.ppt

造纸原理与工程4非纤维添加物质的应用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非纤维添加物质的应用(一) 本章概述 -- 添料(调料)的目的 提高纸页质量,赋予纸页某些特殊功能。 (如抗水、增强、柔软和色彩等) 增加产量,改进操作,减少流失,降低成本。(如加填、助留、消泡等) 常用的添料工艺 施胶 加填 染色 使用化学助剂 施 胶 一、概述 (一)施胶的目的 赋予纸页抗墨水、抗油、抗血、抗水和水汽浸蚀的功能。 (二)施胶程度(施胶度) 分为重施胶、中度施胶、轻度施胶和不施胶。 (三)施胶方法 纸内施胶(浆内施胶) 纸面施胶(表面施胶) 双重施胶(浆内和表面均施胶) (四)施胶剂 松香胶类(松香胶、强化松香胶和分散松香胶等) 合成胶(中性施胶剂AKD等) 表面施胶剂(氧化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 (五)施胶度的测定 常用方法: 墨水划线法 表面吸收重量法(Cobb法) 浸没法(吸收重量法)等 (六)施胶和施胶剂的发展概况 1807年发明了松香胶浆内施胶。 1807-1940,用硫酸铝作沉淀剂,酸性 施胶(pH值4-5)。带来一些设备 腐蚀,纸页脆性,白度下降等问题。 1950-1970,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施胶剂 和施胶工艺。50年代开始采用合成胶 料,进行中性施胶。70年代后发展迅 速。为碳酸钙加填提供了条件。 施胶和施胶剂的发展概况 松香胶的发展 1807-1920,皂化松香胶为主。 1930-出现高游离松香胶 (分散松香胶)。 1940-出现强化松香胶。 但是,国内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还是皂化松香胶。 施胶和施胶剂的发展概况 合成胶料的发展 国际上目前采用较多的合成施胶剂 1、 AKD(Alkyl Ketene Dimers) 烷基烯酮二聚物 2、ASA (Alkyl Succinic Anhydride) 烯基琥珀酐 国内已有采用,但还不普及。 二、施胶效果理论 (一)液体在纸页上的扩散与渗透 纸或纸板主要由纤维组成,纤维具有亲水性。纤维本身有微细管,纸页上又有许多孔隙,能起毛细管作用,这样液滴便会在纸面上产生扩散与渗透现象,使纸具有吸液性能。 阻止纸页的吸液性能,就要防止液体在纸页上的渗透与扩散。 (二)接触角与表面润湿 液滴能否在纸面产生扩散并使其润湿,主要取决于纸面对液滴的附着力和液滴本身的内聚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附着力 内聚力 -- 液滴产生扩散 内聚力 附着力 -- 形成液珠 纸页抗拒液滴润湿的方法 1、降低纸面对液滴的附着力 2、增加液滴本身的内聚力 内聚力是液滴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质,一般不予改变。 唯一的方法是降低纸面对液滴的附力。而内聚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主要取决于两相间接触角的大小。 液滴在纸面上 三相交界面的受力状况 杨氏方程(T.Young Equation ) ?sv = ?sL + ?Lv cos? ?sv --固、气两相间的比表面能; ?sL --固、液两相间的比表面能; ?Lv --液、气两相间的比表面能; ? --液、固两相间的接触角。 杨氏方程(T.Young Equation ) 整理变形,得到 ?sv - ?sL cos? = ------------------ ?Lv 以 ? = 90o, cos?=0,作为润湿的判据。 当 ? 90o时, cos? 0,表面不润湿; 当 ? 90o时,1 cos? 0,表面润湿。 为使表面不润湿, 则应使 ?sv - ?sL 0 即降低纸面的?sv。 可采用比表面能 较低的物质(施胶剂) 均匀的分布在纤维表面, 以降低纸面的?sv 。 施胶理论--Washburn 方程: 液体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速度R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