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概念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兼用,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并形成永久接头的工艺过程。 世界每年钢材消耗量的50%都有焊接工序的参与,在现代制造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金属结构件的生产。例如桥梁、船体、车厢、容器等,都可采用焊接而成。 焊接可分为三大类: 熔焊、压力焊、钎焊 基本概念 熔焊:将要焊接的工件局部加热至融化,冷凝后形成焊缝而使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 包括电弧焊、气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等。 压力焊:焊接过程中必须要施加压力,可能加热也可能不加热才能完成的焊接。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为使金属软化,靠施加压力使金属塑变,让原子接近到相互稳固吸引的距离,这一点与熔焊时的加热有本质的不同。 包括电阻焊、摩擦焊、超声波焊、冷压焊、爆炸焊、扩散焊、磁力焊。 基本概念 钎焊:将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加热至融化,但加热温度低于母材的熔点,用融化的钎料填充焊缝、润湿母材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形成一体的焊接方法。 钎焊分两大类: 硬钎焊和软钎焊。 硬钎焊的加热温度大于450度,抗拉强度大于200 MPa ,经常用银基、铜基钎料,适于工作应力大,环境温度高的场合,比如硬质合金车刀、地质钻头的焊接。 软钎焊的加热温度小于450度,抗拉强度小于70 MPa 适于应力小,工作温度低的环境。比如电路的锡基钎焊 焊接接头 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熔合线、热影响区和母材组成。强调焊接接头的整体强度,追求接头与母材等强度,不宜片面追求焊缝高强度。 .焊接接头组织 焊缝的热影响区 1-融合区 0.1~1mm,关键 2-过热区 脆性比融合区更大 3-正火区 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4-部分相变区 比正火区稍差 不同焊接方法热影响区宽度不同 焊后正火改善接头性能 焊接接头型式 工作焊缝和联系焊缝 工作焊缝是指承担全部工作载荷,一旦断裂,结构立即失效的焊缝。工作焊缝上的应力称为工作应力; 联系焊缝是指在元件之间,主要起连接作用,载荷主要由母材承担的焊缝。其应力称为联系应力。 焊接线能量: 熔焊时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热量,又称为线能量。 线能量的计算公式: q = IU/υ 式中:I—焊接电流 A U—电弧电压 V υ—焊接速度 cm/s q—线能量 J/cm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内的变形) 1.横向收缩:垂直焊接方向的收缩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内的变形) 2.纵向收缩:焊接方向的收缩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内的变形) 3.回转变形:在开坡口焊接时,焊接过程中坡口间时而张开时而闭合的变形。在热源前方完全没有拘束的情况下,因连接焊接坡口间隙常常张开,焊接热输入量越大,张开量越大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外的变形) 横向弯曲变形(角变形):在板厚方向由于焊接而使温度分布不均匀时,沿板厚方向横向收缩不同,使板件在焊缝中心线处发生弯曲变形。又叫角变形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外的变形) 纵向弯曲变形:焊接方向偏心收缩引起的弯曲变形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外的变形) 波浪变形:在薄板焊接时,由于焊接产生的压缩残余应力,使板件出现因压曲形成的波浪变形 焊接变形分类(板平面外的变形) 扭曲变形:细长构件,纵向焊缝的横向收缩不均匀或备料与组装质量不良,使构件绕自身轴线扭转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哪些? 1 设计措施: a 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及接头形式,以减小焊接量、焊接变形。 b 采用适宜的焊缝及剖口形式,以减小焊缝,减小变形。 c 合理布置焊缝,使其居中、对称,以减小偏心收缩力,减小变形。 E 减小热输入法 包括: ① 采用热输入较小的焊接工艺,如:电子束焊、微束等离子焊、激光焊等; ② 采用较小热输入的焊接规范参数; ③ 加强散热…等。 1、合理选用型材减少焊缝数量 2、焊接接头设计 分散布置焊缝 3、对称布置焊缝 5、避开机械加工位置 6、便于电弧焊的设计 便于电弧焊的设计 便于电弧焊的设计 其他布置原则 尽可能平焊 避免仰焊 减少横焊 一次装配,尽可能完成大部分焊接 接头过渡形式 L=3(T-T1)或者L=2.5(T-T1) 2工艺措施: ⑴ 反变形法 预先设置与焊接变形相反的变形,抵消焊接变形。包括:塑性、弹性、预置、预制反变形……等。 ⑵ 刚性固定法 可限制焊接变形的产生,使焊接区冷却收缩时产生较多的拉伸塑性变形,以便抵消一部分压缩塑性变形,使焊接变形有所减小。 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原则与目的: ① 让一部分焊接变形,在总装之前产生,通过工艺手段给予补偿或消除,使之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尺寸; ② 让一部分焊接变形在焊接过程中互相抵消; 焊接应力与变形 提高母材塑性 避免焊缝交叉 避免焊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