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榆林的状况
榆林的地理位置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 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晋陕蒙宁区域中心城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蚀逐步得到治理。
2、气候特征
榆林地区属于温带,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三、榆林市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传统农业耕作粗放,加之过去滥垦滥伐,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沙化加剧,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榆林物种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有品质优良的马铃薯、红枣,畅销国内外的优质小杂粮,正在兴起并逐步占据主导位置的草、羊产业,占有自然资源优势的绿色蔬菜。榆林市作物布局区域特征明显,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分为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北部风沙草滩区要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以粮食、蔬菜作物为主,水稻、玉米、农作物制种等初具规模;南部丘陵沟壑区主要是旱作农业,以小杂粮等秋粮、果品和桑蚕为主。 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榆林市目前生态农业现状,结合榆林的区域特征、资源优势和经济状况,榆林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具体思路是:大力发展六大产业;建设六大工程;建立适合本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1)发展六大产业。马铃薯产业:榆林马铃薯个大肉沙,营养丰富,耐贮耐运,品质优良,食用加工均宜,在全国马铃薯品种中名列前茅,是榆林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名优小杂粮产业:榆林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的小杂粮籽粒饱满、颗粒大、色泽好、品质佳,是榆林市的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绿色蔬菜产业:榆林远离大中城市,空气清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无污染,农田多为新开垦的沙壤土和冲积土,气候干燥,病虫害发生轻,有机肥源充足,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创造了有利的资源优势;草、羊产业:榆林是陕西省的主要牧区,草资源丰富,目前全市羊子饲养量为775万只,居全省第一。只有发展好草产业,才能带动羊产业的发展,才能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枣产业:枣树适应性强,耐瘠薄,为山区优质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尤其适合黄河沿岸地带栽培。 (2)建设六大工程。农村能源工程:以沼气、太阳能、风能为重点,走一条因地制宜、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农村能源建设新路;沃土工程:进行耕地地力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实现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的同步提高;植保工程:加强榆林市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站建设,加大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控制防制体系建设,建立农药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促进绿色植保的稳步发展;生态示范园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榆林市农业生产由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转变;农田环境治理工程:加紧农田防护林网、田间道路、灌溉除涝、抗旱蓄水等设施建设,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膜等废弃物无害化治理,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民增收增效;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将沼气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设施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节支,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