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调节表概论
控制仪表及装置的分类
按能源形式分类:1气动 2电动 3液动
按信号类型分类:1模拟仪表 2数字仪表
按结构形式分类:1基地式仪表 2单元组合式仪表 3集散控制系统 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联络信号类型:
气动仪表 电动仪表
电模拟信号制的确定
信号下限从零开始有利于模拟量运算。
信号下限从某值开始(活零点)便于检验仪表是否断电,并可实现两线制。
信号上限高,产生的电磁平衡力大,利于设计平衡式变送器。
信号上限低,有利于减少功率损耗和提高仪表防爆性能。
直流电流传输
电流信号传输时仪表之间串联
为减小传输误差,要求:
R0足够大,而Rcm及Ri应比较小
直流电流传输的特点
优点:适于远距离传输。
缺点:回路中增减接受仪表时,将影响其它仪表工作。
直流电压传输
电压信号传输时仪表之间并联
为减小传输误差,要求:
R0和Rcm尽量小,Ri大些
直流电压传输的特点
优点:增加或取消某个接收仪表不影响其他仪表的工作。
缺点:不适于远距离传输。
变送器与控制器仪表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四线制和两线制。要实现两线制,必须采用活零点的电流信号。因电源线和信号线公用,电源供给变送器的功率是通过信号电流提供的。变送器输出电流为下限值时,应保证它内部的半导体器件仍能正常工作。故信号电流下限值不能过低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中最危险的是0区。
爆炸性气体的分级方式:按MESG和MICR
防爆标志及其含义:
1、标志 EX-表示该设备为防爆电气设备。
2、防爆型式-表明该设备采用何种措施进行防爆,如d为隔爆型,i为本安型等。
3、设备类别-I为煤矿井下用电设备,II为工厂用设备。
4、防爆级别-为A、B、C三级,表明防爆能力强弱。
5、温度组别-为T1~T6六组,说明该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允许值。
常用防爆型控制仪表:隔爆型仪表,本质安全型仪表
本安防爆系统应满足的两个条件:
1、在危险场所使用本安防爆仪表
2、控制室仪表和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以限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
常见的安全栅:齐纳式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
基本运算规律:比例(P)、积分(I)、微分(D)三种。
微分方程表示法
传递函数表示法
在实际调节器中常用比例度(或称比例带)δ来表示比例作用的强弱。
积分时间TI的测定和意义
测定:当积分作用输出与比例作用输出相等时,
即
可得
也就是说,积分作用的输出值变化到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值所经历的时间就是积分时间TI。
意义:TI愈短,积分速度愈快,积分作用就愈强。
积分增益KI
在阶跃偏差信号作用下,实际PI输出变化的最终值与初始值之比为积分增益KI。
控制精度是控制器的重要指标,表征控制器消除余差的能力。KI(或KP)愈大,控制精度愈高,控制器消除余差的能力也愈强。
微分增益KD
微分时间TD的测定
实际PD控制器的输出同样可看作是△yP与△yD之和。
在阶跃偏差信号作用下,实际PD控制器的输出从最大值下降了微分输出幅度的63.2%(AB段)所经历的时间,
就是微分时间常数TD/KD。此时间常数再乘上微分增益KD就是微分时间TD。
基型控制器品种:全刻度指示控制器和偏差指示控制器。
基型控制器组成: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
输入电路的作用和电路分析:
作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
(1)输入电路采用偏差差动输入方式,为了消除集中供电引入的导线误差。
(2)电平移动的目的是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允许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2~22V)。
2、电路分析:
结论:
(1)输出信号Uo1仅与测量信号Ui和给定信号Us的差值成正比,比例系数为-2,而与导线上的电压Ucm1和Ucm2无关。
(2)IC1的输入端电压UT,UF是在运算放大器共模输入电压的允许范围(2~22V)之内,所以电路能正常工作。
(3)把以0 V为基准的,变化范围为1~5V的输入信号,转换成以10V为基准的,变化范围为0~+8V的偏差输出信号UO1。
PD电路定性分析工作原理(S通)
①△UO1为阶跃信号时,在t=0+加入信号瞬间,因UCD不能突变, △UO1
全加到T端,则△UT(0+)= △UO1;
②随着CD充电,UCD从0V上升, △UT下降;
③当CD充电结束时,UCD=U9.1KΩ,RD中无电流,则△UT(∞)= △UO1/n;
④ △UO2与△UT为比例关系,系数为α,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