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考试热点
公务员考试热点:“有奶喝比标准更重要”论调是本末倒置
? ??在乳业新国标的论战中,作为支持者,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及常务理事金海称,现行乳业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得倒掉,大多数消费者将喝不到牛奶,甚至还会有七成奶牛散养户杀掉奶牛”。(6月27日《京华时报》)
?? 国情不应成为、不能成为食品安全标准的挡箭牌。不能因为生产水平低下,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食品安全,恰恰更应提高标准用以促进生产。如果以顾及生产水平而降低标准,这等于是用人的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人的体质都变差了,健康都没有了,经济发展得再快又有什么用呢?
?? 乳业标准应与国际相符,这种说法没有问题。当前奶业的国情是,小而散的种养模式从源头上制约了乳业水平。全链条的生产水平的低下,就无以拔高生产标准。说穿了,食品安全标准偏低,主要还是为了适应当前生产,照顾生产环节的需求使然。提高标准将意味着现行的生产条件达不到,很多奶农和企业的利益会受到损失。
?? 从利益相关方的角度,为低标准辩护倒也可以理解。但“喝奶比标准更重要”却是违背常识,本末倒置——在需求和安全之间,谁更重要不言自明。假若一种东西没有安全,如同废品甚至毒品,这就不是需要而是危害。如果按“牛奶推广论”的逻辑,岂不是为了解渴,就可以不管水是否清洁?
?? 就现实而言,用国情作为低标准的借口,其实很难站住脚。作为一个出口型国家,包括乳品在内的很多“中国制造”都能走出国门,达到国际甚至更高的标准,这足以说明现行的生产水平并非宣传中那么低下。所不同的是对外和对内所采取的标准和态度。
?? 饮奶不如喝水,这都是低标准惹的祸。漠视民众安全是不道德的,故“扩广论”只有利益考量,毫无道德含量。思路决定出路,当务之急应是正面群众安全需求和利益诉求,提高标准以达到质量保证。由此而言,农业部正在着手制定生乳分级标准,也算是对问题的正面回应吧。
? 为推广牛奶而漠视标准,无异于饮鸩止渴,这种思路与理念比低标准的牛奶还可怕。虽然现在国内奶业发展迅速,“人人有奶喝”也从“梦想成为现实”,但必须看到,如同粗放经济发展带来的“痛楚”一样,“低质如水”的牛奶对群众的身体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公务员考试热点:莫让地方政府举债无度绑架民生幸福
????? 201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后债务率为70.45%。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6月27日中国广播网)
???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虽然2009年国务院试水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但额度只有2000亿元,这与10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悬殊有如天壤。某种意义上,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之外的9.8亿其他地方政府债务,都存在很大的违法嫌疑。因为在法律上找不到负债依据,所以大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等预算外收入来偿还。这又形成两大弊端:一是政府举债愈发欠缺规范,二是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致使地方政府成为高企房价的最大既得利益者。
???? 近些年来,游走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地方政府负债问题,一直备受舆论关注。媒体曾经大量报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惜大肆举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上届班子的政绩,下届班子的包袱”。但即便如此,超过10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还是让人感到有些震惊,因为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已经严重透支了明天的幸福。
??? 我们常当笑话一样地听说,欧洲某个国家破产了,美国某个州关门了,日本某个镇倒闭了;但是,谁能想到,我们的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破产率居然分别高达19.9%和3.56%——实际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政府已经事实上达到了破产的标准。诚然,“政府破产”更多只是一个形象说法,它不会真实导致地方政府关门大吉或者改换门庭;但是,它却喻示着行政的失败和官员的失职,既是对政府公信力的透支,也是对民生幸福感的绑架。
?? 只管自己借钱创政绩,不管继任者怎么还钱;没有偿债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借债人无须为过度负债承担任何责任,只要能借到,不怕借得太多,也无论怎么去借——地方政府如此举债无度,无论如何也不是负责任的表现;脆弱的偿债能力和离谱的负债率,是对政府公信和民生幸福的双重透支。一个粗浅的道理是:既然是借钱,那么就必须偿还,地方政府又不能创造任何财富,最终的负担必然会转嫁给广大的纳税人。虽然大厦越修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广场越修越大,终究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