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货币政策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概 述 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 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 包括: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物价稳定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也称稳定币值目标。 充分就业 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需求不足失业,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自然失业率。 经济增长 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 支出的保持基本平衡。大多数国家都力求保持动态的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协调 (一)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目标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含义 中央银行在实施某种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或具体的操作方式。 分类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 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它货币政策供给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选择标准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稳定性(抗干扰性) 中间目标体系 操作目标:又称近期中间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实现的目标(即控制的变量)。 可供选择的变量:基础货币(现金投放、准备金);短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国库券利率) 效果指标:又称远期中间目标或狭义的中间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经由操作目标而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和最终目标密切相关。 可供选择的变量:货币总量(M1,M2, M3)、长期利率(长期贷款利率、长期债券利率)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1. 传统的利率渠道 M↑→ r↓→I↑→Y↑ M↑→Pe (预期物价) ↑→πe(预期通胀)↑→ r↓→I↑→Y↑ 3.信贷渠道 银行信贷渠道:M↑→存款↑→贷款↑→I↑→Y↑ 资产负债表渠道: M↑→Ps↑→净值↑→贷款↑→I↑→Y↑ M↑→未Pe↑→净值↑→贷款↑→I↑→Y↑ M↑→r↓ →现金流↑→贷款↑→I↑→Y↑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货币政策时滞 理性预期因素 其它因素 二、货币政策执行原则 单一规则、相机抉择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 本章小结 关键词 货币政策、充分就业、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q值、财富效应 问答题 见习题 思考题 当前经济形势及我国货币政策方针及政策工具操作状况。 中央银行(下)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政策效应 (二)协调矛盾的主要方法 统筹兼顾、相机抉择、政策搭配 政策工具 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它有哪些类型?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 政策 + + T1 T2 T3 存款准备金政策 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上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作用过程:法定准备金比率↓(↑)→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特点 缺乏灵活性,威力强大、不宜常用。 货币供应量的剧烈变动,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往往引起经济的剧烈震荡。 央行频繁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的流动性管理。 再贴现政策 含义: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者指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作用过程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再贴现↑(↓)→准备金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再贴现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与其他市场利率↓(↑)→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告示效应”:向社会公众传达政策信号,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自觉调整行为。 特点 对经济的影响比较缓和的,有利于经济的相对稳定。 央行处于被动地位,政策是否奏效决定于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该决策的反应。 公开市场政策 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作用过程 买进(卖出)债券→商业银行准备金水平↑(↓) →商业银行的信贷↑(↓),货币供给↑(↓)、市场利率 ↓(↑)。 特点 主动性,央行完全可以自主决定。 灵活性,可以对基础货币和市场利率微调。 可逆性,可以双向操作及时修正货币政策。 可控制,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总量,使货币政策达到目标要求。 经济萧条 (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安徽省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品).pdf
- 英语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pdf
- 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 Unit5 Understanding ideas 优质课件.pptx
-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ppt合集.pptx VIP
- 2025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4年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b卷).docx VIP
- 三年级科教版综合实践17 打绳结.pptx
- 新目标英语中考考点全部汇总.doc
- [理学]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一章 矢量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