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5月月考(三模)物理答辩.doc

【名师】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5月月考(三模)物理答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重庆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分) 关于近代物理学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充分证实了光是电磁波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认识到原子有能级   C. 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氮的实验结果和一些原子核的比荷,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D. 物质波是德布罗意的猜想,至今未获实验的证实 【考点】: 物理学史;光电效应.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析】: 解:A、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充分证实了光是电磁波,故A正确; B、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B错误;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氮的实验结果和一些原子核的比荷,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C正确; D、物质波是德布罗意的猜想,已获实验的证实,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6分) “虹桥卧波”是用来形容石拱桥美景的(图甲),石拱桥就是把坚固的石块垒成弧形,横跨在江、河之上.修建石拱桥,石块的承压力是首要考虑的,可用图乙的模型来研究,在竖直平面内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第3、4石块固定在地面上,第1、2石块间的接触面位于竖直平面,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第1、2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N1,第1、3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N2,则为(  )   A. B. C. D.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由图可知,1、2及1、3两块石块均有相互作用,而石块1受重力及2、3两石块的作用力而处于静止,故对1受力分析可求得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 【解析】: 解:如图对第一个石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知:θ=600,所以有: N1 :N2=sin60°:sin90°=:2; 故选:A. 【点评】: 当题目中有有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应注意灵活选择研究对象.   3.(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离心浇铸装置中,电动机带动两个支承轮同向转动,管状模型放在这两个支承轮上靠摩擦带动,支承轮与管状模型间不打滑.铁水注入之后,由于离心作用,铁水紧紧靠在模型的内壁上,从而可得到密实的铸件,浇铸时支承轮转速不能过低,否则,铁水会脱离模型内壁,产生次品.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为R,支承轮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支承轮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为(  )   A. B. C. D. 【考点】: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分析】: 经过最高点的铁水要紧压模型内壁,否则,铁水会脱离模型内壁,故临界情况是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管状模型转动的线速度;然后结合v=rω求解支承轮转动的最小角速度. 【解析】: 解:经过最高点的铁水要紧压模型内壁,临界情况是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 解得: v= 支承轮与模型是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支承轮边缘点的线速度也为; 故支承轮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为: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铁水恰后不脱离模型内壁的临界情况时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v=rω列式求解,不难.   4.(6分)如图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池和交变电源的电动势都为4V,内阻均不计,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与a接通的瞬间,R中无感应电流   B. S与a接通稳定后,R两端的电压为2V   C. S与a接通稳定后,R的滑片向上滑,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 S与b接通稳定后,R两端的电压为2V 【考点】: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交流电专题. 【分析】: 变压器对于交流电起作用,接在直流电中是不起作用的,再根据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 【解析】: 解:A、在S与a接通的瞬间,由于电流由零突然变大,所以线圈中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副线圈中的R会有感应电流,故A错误; B、在S与a接通稳定后,电路中的电流稳定,磁通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副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0,所以B错误; C、在S与a接通稳定后,电路中的电流稳定,磁通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副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滑动滑片对原线圈无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