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与文化构成
第四讲:历史文化名城的 物质与文化构成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构成 文化古迹和近现代史迹是名城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成就的实物见证,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组成要素。展现名城文化景观,彰显名城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与近现代史迹主要包括: 1、古城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建筑城墙即成为城市建设的定式,并形成城郭之制。几千年来,城墙实际上和“城市”是同义语。到了现代社会,城墙的防御功能逐渐消失,对交通又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加上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古城墙被拆除殆尽,仅存的几座较为完整的古城墙成了其所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 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筑有南京古城墙、西安古城墙、荆州古城墙、平遥古城墙等。 西安城墙是全国古城墙中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建于明洪武年间,在让长安城隍城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周长13.7千米,内为夯土,外包青砖,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四门各有三重门楼,城外有护城河,整个城墙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古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 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还建有马道11处。 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矮墙称为女墙,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 现存平遥古城墙筑于明洪武三年(1370),嘉靖、万历及清代有过补休,周长6163米。该城墙不仅保存完整,而且富有文化寓意,是北方汉族地区城池的标本。城墙上建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象征孔子的3000弟子、72贤人。城墙有6座城门,各有瓮城,形如龟,有“龟城”之说,寓意“固若金汤,吉祥长寿”。南门为头,门外水井两眼,似龟眼;北门外形向东弯曲,似龟尾东甩;东西四门中下西门、上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分别向头的方向弯曲,如龟正在爬行。 2.古城遗址 多数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战争的破坏,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城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了一次或者是多次的迁移,那些被遗弃的旧城址也就成了某一段城市史的见证。 3.宫殿、宫殿遗址、衙署 宫殿—我国古代多数城市以突出政治中心为主,城市规划和建设受到城制的影响,宫殿、衙署在城市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他们也是城市曾经的政治地位的体现。 北京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明、清的都城,宫殿建筑保存完好。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现存房舍8707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外朝主殿太和殿,雄踞于高达8.13米的汉白玉石砌台阶上,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是紫禁城中最壮观、最宏丽、等级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堂。 在省城与府、州、县城这些地区中心城市中,体现其城市行政等级的是衙署建筑。 府衙—南阳府衙为我国目前惟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封建社会府级官署衙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观地诠释着封建官场的运作机制,现已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至八年(1271)整个建筑占地7公顷多,有厅堂房屋130余间,中轴线上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院落数进,布局多路,厅堂轩敞,陈设华丽。 4.钟鼓楼 钟鼓楼是古代城市中突出的标志性建筑,除了报时作用外,在城市结构中通常处于显著的地位。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建设贯穿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礼制思想,中轴明显,整齐对称,充分体现着帝王的尊严。 元、明、清三代,钟鼓楼是都市建设的重要体制之一。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处于元大都全程平面布局中心的位置。西安钟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在城中东、西、南、北4条大街交汇处,鼓楼在相去不远的西大街北院门南段,是古城明显的标志性建筑。张掖的镇远楼(俗称鼓楼)与西安钟楼形似,位于城中心,楼的基座有“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