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人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戴春明 审 核 周明昌 年级 四年级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可以采用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
2、树立环保的观念。 学法指导 浏览、默读、朗读、思考。 学具准备 生词卡片 教学流程 课前导习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理黄河?
二.课堂研习。
1、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2、汇报。
(1)、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梳理出脉络:
(2)A组说说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摇篮?
(3)B组解说黄河今天的表现。
(4)C组说一说黄河成为忧患的原因。
(5)D组说说治理黄河的方案。
课堂小结:说说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当堂训练
1、说说带点的字与括号里的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江淮(准)???? 叫苦不迭(选)??? 开垦(恳)??? 放牧(收)
2、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怎样做,请写下来。
四、板书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五、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四年级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感悟文意。 教学
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学法指导 合作、自主、探究 学具准备 生词卡片 教学流程 课前导习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工具书理解“灌木、轻蔑、宛转、兴致勃勃”等词语。
2、根据文中空行把课文分为四部分,想一想每部分讲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堂研习
1、质疑: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讨论:课文都讲了些什么内容?
3、板书整理:“诱敌——传信——摆脱”。
4、看看“诱敌”“传信”“摆脱”这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5、品读课文,深入研究。
(1)、在课文第一部分找一找描写小孩语言的句子,体会它包含着的另外一层意思。
(2)、找出描写小孩行为动作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小孩的品格。
(3)、小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员传递信息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堂训练
照样子写句子
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侯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侯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有时侯......有时侯.......有时侯.......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仿写句子)
板书
13.夜莺的歌声
诱敌——传信——摆脱
( )
( ) 的小男孩
( )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 题 20 花的勇气 课 型 新授课 年 级 四年级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 学
重 难 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预习——合作交流——训练 一.课前导习。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寂寞 乏味 泛滥 厘米 遗憾 一震 齐刷刷 明亮夺目
神气十足 拔地而起 气魄怦然 傲然挺立
2、初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了什么事?
二.课堂研习。
1、检查导习1、2
2、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现作者情况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 ),因为(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花时,感到( ),因为(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