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S技术2
3S技术 杨燕琼 华南农业大学 第二节 遥感的物理基础 物质的光谱特性(电磁波谱)是遥感的理论基础。 一.电磁波 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漩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漩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依次排成的图表称之。 物质在绝对零度以上均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谱紫外线:0.01-0.4μm。监测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等。可见光:紫:0.38-0.43 μm 蓝:0.43-0.47 μm(0.38- 青:0.47-0.5 μm 绿:0.5-0.56 μm 0.76μm) 黄:0.56-0.59 μm 橙:0.59-0.62 μm 红:0.62-0.76 μm红外线:近红外:0.76-3 μm 中红外:3-6 μm 远红外:6-15 μm 超红外:15-1000 μm微波:毫米波:1-10mm 厘米波:1-10cm 分米波:10cm-1m 黄板(带)诱杀。利用蚜虫、粉虱对黄色具有正趋性,可以设置黄色粘虫板或粘虫带进行诱杀。 灯光诱杀。对大部分蛾类、金龟子等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在其成虫发生盛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二.电磁波源 1.自然辐射源 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的主要辐射源;常用5900的黑体辐射来模拟;其辐射波长范围极大;辐射能量集中在短波。大气层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和散射。 地球的电磁辐射:小于3μm主要是太阳辐射的能量;大于6μm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3-6μm,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都要考虑。 宇宙射线:γ射线 2.人工辐射源:主动式遥感的辐射源。雷达探测。分为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微波辐射源:0.8-30cm 激光辐射源:激光雷达,用于测定卫星的位置、高度、速度和测量地形等。 阴极管:X射线 气体紫外管 闪光灯:可见光 红外灯 空穴谐振:微波、音响 三、大气吸收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大气分子对电磁波的某些波段有吸收作用,引起这些波段的太阳辐射强度衰减。 四、大气散射作用 大气散射: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电磁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1.瑞利散射: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此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散射率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瑞利散射的强度随着波长变短而迅速增大。紫外线是红光散射的30倍,0.4微米的蓝光是4微米红外线散射的1万倍。瑞利散射对可见光的影响较大,对红外辐射的影响很小,对微波的影响可以不计。 多波段中不使用蓝紫光的原因。 无云的晴天,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 朝霞和夕阳为什么都偏橘红色? 2.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云、雾的粒子大小与红外线的波长接近,所以云雾对红外线的米氏散射不可忽视。 3.无选择性散射: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 水滴、雾、尘埃、烟等气溶胶常常产生非选择性散射。 云雾为什么通常呈现白色? 五、大气窗口 定义: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过率高的波段范围。 遥感所利用的大气窗口: 可见光、近红外:0.3~1.4 μm 近红外:1.4~1.9 μm;1.9~2.7 μm 中红外:2.7~4.3 μm;4.3~5.9 μm 远红外:8~14 μm 半透明区:16~24 μm 微波:1.4mm;3.3mm;16mm~15m 30m 大气电离层反射(无线电) 除上述的工作波段外,有些气象卫星是选择非透明区作为工作波段,以测量它的含量分布与温度。 六、地物的光谱特性 1.植物光谱特性: 植物主要是叶子占领了最大的空间,在遥感图像上主要是叶的形状、表面构造、表层解剖特点、叶的色素含量、富叶度影响植物的反射光谱。其光谱特性如下: 1)可见光区:0.45μm(蓝色)处有一个吸收谷,0.55μm(绿色)处有一个反射峰,0.67μm(红色)处有一个吸收谷。植物大量吸收蓝光和红光是光合作用的需要。植物反射大部分的绿光是叶绿素的作用。 2)近红外:从0.76μm植物反射率迅速增大,形成一个攀升的“陡坡”,至1.1μm有一峰值,反射率最大可达50%。植物反射大量红外光是植物海绵结构的作用。在近红外波段的大量反射、透射是植物预防过渡增热的一种适应。 3)中红外:1.5-1.9μm植物反射率增长,在1.45μm、1.95μm、2.7μm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反射率下降,形成低谷。在波长2μm处,叶子对电磁波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