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药用真菌的生物学知识 贾 晗 第一节 药用真菌的分类 一、概况 分类是人们认识药用真菌、利用和研究药用真菌的基础。 药用真菌的采集、驯化鉴别、紫外线诱变、杂交育种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分类学知识。 二、生物分类简述 1、Whittaker(1969年)提出的生物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非细胞形态结构。 人们就真菌按其性质又归纳成纲、目、科、属、种等单位。 界(Regnum) 门(Divisio) 纲(Classis) 目 (Ordo) 科(Familia) 属 (Genus) 种(Species) 各主要分类等级中还插入一些亚单位,如:亚种,亚属,亚目,亚纲,亚门等。 种(Species)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亦称物种,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群。 在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不仅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都可彼此交配产生后代。但一般不能与不同种的个体杂交,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这就是生殖隔离 。 品种(cultivar): 有共同祖先,有一定经济价值,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人工栽培的群体 。 品种不是分类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 菌株:指单一菌体的后代,由共同祖先(同一种、同一品种、同一子实体)分离的纯培养物。 2、分类依据 主要是以其形态结构、细胞、生理生化、生态学、遗传等特征为依据的。特别是以子实体的形态和孢子的显微结构为主要依据。 3、命名法则 (1)命名的重要性: 同物异名及同名异物现象不利于学术交流,造成混乱。 (2)命名法——双名法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发明的 (斜体,首字母大写)(斜体,全部字母小写) 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正体,首字母大写) 4、食用药用菌的分类地位 三、药用菌的分类种类 药用真菌的类别主要包括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尤其是担子菌亚门约占药用真菌种数的90%。 在担子菌中70%都集中在多孔菌科(27属74种)、口蘑科(18属45种)、红菇科(2属33种)、牛肝菌科(5属16种)、马勃科(6屑13种)、蘑菇科(2属12种)等6个较大的科中,担子菌中常用的真菌药物有茯苓、猪苓、灵芝、雷丸、马勃、银耳、猴头、云芝、竹黄、木耳、香菇、竹荪等。 子囊菌中的药用真菌主要集中在麦角菌科(5属10种)、肉座菌科(4属4种)、黑粉菌科(2属4种)。虫草属是麦角菌科中重要的一属,该属药用真菌共有58种,如冬虫夏草、蛹虫草、蝉花等均为著名的中药。 据统计,传统药用及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有400余种,但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仅有几十种。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占藻类、菌类、地衣类等同属低等药用植物467种的63.8%,是低等药用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 孢子生在子囊内‥‥‥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孢子生在担子上‥‥‥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 第二节 药用真菌的形态和结构一、药用真菌的菌丝体 (一)菌丝体的形态 菌丝体是由分枝的菌丝组成,而菌丝则是由孢子萌发所形成的。 (二)菌丝体的化学成分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其中子囊菌亚门真菌的几丁质,主要成分是D-半乳糖,担子菌亚门的几丁质则是岩藻糖。 细胞核数目多为1~2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核的菌丝称做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是担子菌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菌丝变态 1、菌丝束 也称菌绳,是由大量的菌丝平行地排列在一起,组成白色、粗而略有分枝的束状菌丝组织。 2、菌索 一些种类的营养菌丝形成绳索状或根状的菌组织称为菌索,通常具有更高级组织并且是顶生生长的,与菌丝束具同样的功能,可伸至数米外吸取养分。 (四)菌丝变态 3、菌核 是某些真菌的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菌丝密集、球状、块状或颗粒状的组织。在形成初期为营养组织,生长到一定地阶段(后期)能分化为繁殖组织,即形成子实体。 (四)菌丝变态 4、子座 子座是由菌丝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是真菌从营养生长阶段到生殖生长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二、药用真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