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质燃烧试卷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物质燃烧 提 纲 燃烧的基本常识 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分类 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火场逃生 “九小场所”的检查 燃烧的基本常识 有焰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引火源)、链式反应 前三项相同 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在燃烧之前会裂解成更简单的分子。分裂过程中原子间的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自由基。 由于它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下去,称为燃烧的链式反应。 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分类 灭火基本方法及原则 火场逃生知识 1、迅速撤离法 2、熟悉环境法 3、毛巾保护法 为什么要用毛巾保护? 4、低层跳离法 5、标志引导法 6、通道疏散法 7、借助器材法 8、暂时避难法 9、绳索滑行法 “九小场所”的检查 重点讲解灭火器 35Kg 推车式灭火器 灭火器的报废 维修、保养及检测 1、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保养。 2、手提式、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一经使用或距出厂日期满五年的,以后每隔二年应进行水压试验检查。 3、注意:维修、保养应选择有资质单位进行。 4、以下几种逐步淘汰的灭火器。 (1)化学泡沫灭火器和酸碱灭火器。现在山东省的厂家都已停止这两种灭火器的生产。 (2)哈龙灭火器(即1211,1301等灭火器)。到2010年,全国将全部淘汰哈龙灭火器。 我省灭火器实际应用情况 在我省常见的手提式灭火器只有两种: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目前,在宾馆、饭店、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多数是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俗称“ABC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油、加气站等场所使用的是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俗称“BC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严重危险级场所:重点加配推车式灭火器。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面积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 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 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 ???????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80%火灾的受害者是因有毒有害气体窒息而死。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逃生者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走廊楼梯间才能离开危险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口罩、帽子、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叠几层,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 如果被火困在楼房的二层,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或短时间内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 。 要领:用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着落在柔软物上。 请记住: 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办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门顶处,都设置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逃生。  可考虑利用建筑的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保护自己,择机再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 请记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有效拯救自己 10、利人利己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而酿成群死群伤的悲剧。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如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歌舞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