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横向厚差与板形控制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横向厚差与板形控制技术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程: 板带钢生产工艺 任课教师: 王会凤 . 授课题目 §5.2横向厚差与板形控制技术 教学形式 讲授 共2 课时,总第53 —54 课时 授课班级 05材料1、2、3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熟悉板形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辊缝形状的因素 2、掌握普通轧机板形的控制方法 3、掌握液压弯辊技术和HC轧机的控制原理 重 点 普通轧机板形的控制方法 液压弯辊及HC轧机的控制原理 难 点 HC轧机的控制原理 课 堂 结 构 及 时 间 分 配 新课引入………………………………………………………………5(分钟) 教学内容 §5.2横向厚差与板形控制技术 一、板形与横向厚差的关系…………………………………… 10(分钟) 二、影响辊缝形状的因素………………………………………..20(分钟) 三、轧辊辊型设计…………………………………………….. 10(分钟) 四、板形检测技术……………………………………………….10(分钟) 五、普通轧机板形控制方法 ………………………………….10(分钟) 六、先进板形控制技术………………………………………. 20(分钟). 课堂小结………………………………………………………………2(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参考资料………………………………………………………………1(分钟) 课后体会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新课引入] 板形是钢板平直度的简称。与横向厚差密切相关。板形可分为视在板形和潜在板形,视在板形是指在轧后用肉眼可变的板形,潜在板形是在轧后的轧件内部存在残余应力,但不立即表现为平直度缺陷,而要在后部工序才会暴露(例如纵剪后)。板形控制的目的是将视在板形和潜在板形都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教学内容] §5.2横向厚差与板形控制技术 板形与横向厚差的关系 横向厚差:指沿宽度方向的厚度差。它决定于板带材轧后的断面形状,或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形状。 板形:是指板带材的平直度。它决定于延伸率沿宽度方向是否相等。(即与实际辊缝形状有关) 若两边部延伸大,则产生双边浪。(对称浪形) 若中部延伸大,则产生中浪(或瓢曲)。(对称浪形) 若一边比另一边延伸大,则产生单边浪(薄规格)或镰刀弯(厚规格)。(通过压下螺丝调整) 此外还有斜浪、1/4浪等。 板形不良的危害:勒辊、断带、撕裂等事故的出现,使操作复杂。 原来板形控制的方法是遵循均匀延伸或所谓“板凸度一定“的原则去确定各道次的压下量。(自学) 二、影响辊缝形状的因素 1.轧辊的热膨胀 在轧制中沿辊身长度方向上,轧辊的受热和散热条件不同,一般是辊身中部较两侧的温度高,因而使轧辊呈凸形(辊缝中部尺寸小于边部尺寸)。 2.轧辊的磨损 在轧制中工作辊与支承辊均将逐渐磨损(后者磨损较轻),轧辊磨损使轧辊呈凹形(辊缝中部尺寸大于边部尺寸)。 3.轧辊的弹性弯曲 轧制压力引起,中部较大,使轧辊呈凹形(辊缝中部尺寸大于边部尺寸)。 4.轧辊的弹性压扁 轧辊的弹性压扁包括工作辊在变形区与轧件接触引起的弹性压扁及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相互弹性压扁两部分。由于单位压力分布不均匀,压扁沿辊身长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中部较大,使轧辊呈凹形(辊缝中部尺寸大于边部尺寸)。 5. 轧辊的原始辊型 原始形状有三种:凸形(冷轧机上) 凹形(二辊叠轧薄板轧机,产生大的热凸度) 圆柱形(在设有弯辊装置的轧机上) 三、轧辊辊型设计 1.辊型:轧辊辊身表面的轮廓形状。 2.表示方法;以辊身中部和边部直径差(即凸度)来表示。字母 ΔDo 3.设计的任务:轧制时使工作辊缝原始形状能够补偿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带钢的厚差小。 4.设计公式:ΔDo=ΔDy-ΔDm-ΔDw-ΔDt ΔDo=0――圆柱形 ΔDo<0 ――凹形 ΔDo>0――凸形 5. 凸度分配方法 (1)两个工作辊平均分配磨削凸度,两个支撑辊为圆柱形;(减少支撑辊的换辊) (2)另一种为磨削凸度集中在一个工作辊上,其余三个轧辊都为圆柱形。后一种方法便于磨削轧辊。 注意:随着支撑辊的磨损,工作辊凸度也作相应的调整。 四、板形检测技术 板形检测是实现板形控制的前提。 1.对板形检测装置的要求 (1)能够正确地反映带钢的板形状况,提供可靠信息; (2)适应性好,不同材质、不同规格、恶劣环境; (3)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4)对板带材不造成损伤。 2.检测装置 (1)光学板形仪(非接触式):在带钢一侧竖立一荧光灯,它发出的光经带钢反射后由带钢另一侧的摄像机摄取,根据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