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单元
目录
J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J1 生态因素 1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1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4
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4
J1 生态因素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解析(201408)】27.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C.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
【答案解析】D解析: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B错误;调查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去除其它植物,C错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正确。
【思路点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解析(201408)】2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
【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A正确;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B错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的最主要措施,D正确
【思路点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思维、判断的能力。
【生物卷(解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05)】6.如图表示在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对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调查鳕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持久保持捕捞强度45%会导致鳕鱼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小
C.保持捕捞强度33%同时用大网目捕鱼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发展
D.保持捕捞强度45%同时用中网目捕鱼使鱼群的年龄组成更接近稳定型
【答案解析】D
15. J2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答案解析】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及能量流动等知识。鹰以黑线姬鼠为食,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A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种类数,种群数量下将,是种群内部的变化,不能说明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错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消耗,所以能量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植物→鼠→鹰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D正确
3. J2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横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纵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故正确
【思路点拨】在掌握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考专题03地球上的水开题报告.doc
- 2011-2012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一生物半期考开题报告.doc
- 2012-13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及(二)开题报告.doc
- 2011年高一期末开题报告.doc
- 8致病性弧菌重点解析.ppt
- 2014年春季下学期襄阳市统一调研测试高一地理(word版)开题报告.doc
- 2016学中考生物模拟开题报告.doc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版)开题报告.doc
- K线组合之看跌形态三十六计开题报告.doc
- 2016高考真题全国二卷文综地理深度版开题报告.doc
- 2016会计信息化国培用友U8开题报告.doc
- 2013-2015年高考生物单科及(海南卷)开题报告.doc
- 2016高考全国卷一生物开题报告.doc
- 8致女儿的信重点解析.ppt
- 2015年第一学期菱湖中学高二期末复习练习(2016年1月)世界地理部分开题报告.doc
- 2016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安溪一中、惠安一中三校联考高三(上)期中生物(版)开题报告.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开题报告.doc
- 2016年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块1练习开题报告.doc
- 2015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4开题报告.doc
- 201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特色专题名师讲义--生物学科思想类(二)开题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