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导光板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P3导光板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塑件分析 1.1塑件设计要求 此款注塑模具所成型产品为MP3导光板,属于光学元件顾精度要求很高,作用是导光、聚光,从而起到增加亮度的作用(说明:当模具完成后会对一侧模仁进行放电处理,从而使注塑件一面有一定程度的凹凸不平,当光通过时发生漫反射起到导光作用;另一面则做上网点,起聚光作用。)。 塑件图如下: 1.2计算塑件及浇注系统凝料质量 经过Pro/e计算可得单个塑件得质量为0.305g,浇注系统凝料初步估计形状计算得出质量为3.858g。 1.3分析塑件模塑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此塑件要求批量生产。按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量n: 根据公式n=(0.8Mg-Mj)/Mz,可得 n=(0.8*26-3.858)/0.305=55(个) 为了经济效益及保证精度故作成一出八,则 M(总)= 0.305*8+3.858=6.298g 第二章 模具结构 2.1分型面的选择 如下图所示,出于对模具结构、使用寿命、易于推出机构的设置、易于排气、模具加工的方便以及结合注塑机的技术规格(在设计中我已附带一份有关注塑机的技术规格书)等多方面原因考虑选择塑件的上表面为分型面。 2.2型腔型芯及浇口、流道的设计 选用一模八腔布局,其型腔型芯部分布局及图纸已附,但有一点要说明,由于塑件很薄,为使开模时塑件留在动模侧,其动模侧部分脱模角是像到钩般反扣的。如下局部放大图: 由于塑件很薄且宽,为使塑料熔体在宽度方向流动得到更均匀的分配,减小内应力,避免流纹和定向效应,所以选用扇型浇口,浇口的厚度取塑件壁厚的2/3。 由于是一出八的结构所以要考虑选择哪种分流道为宜。为使在相同情况下各型腔能同时注满,所以选择平衡式流道。当然在保证必要的壁厚及注塑能饱满的情况下,我也尽可能的缩短了流程。 由于主流道部分在成型过程中,其小端入口处与注塑机喷嘴较高温度和压力的塑料熔体冷热交替地接触,很容易损坏,且对材料地要求较高,此模具为批量生产而设计,顾设计成浇口套(料嘴),便于日后更换。淬火硬度50HRC。并在其大端端面上铣R3的圆柱型键槽(用于插入定位销)如下图: 主流道设计为垂直于分型面。为使凝料能顺利拔出所以设计成圆锥型,锥度为3度,表面粗糙度0.5μm。为防止溢料顾半球形凹坑半径R22比喷嘴半径大1mm。料嘴长度在保证成型条件下已取最短。 2.3导出系统的设计 如图所示: 合模具型芯和型腔形状和结构可知导柱导向部分的长度超出凸模端面的长度已足够。 为使导柱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表面耐磨性,顾取导柱直径为φ30,材料为SUJ2,淬火至硬度为50HRC。 此模具采用四根导柱,分布于模具四个角处。为保证模具强度取导柱中心到模具边缘距离为导柱直径的1.15倍。为确保模具合模时只能按一个方向合模,导柱的分布采用等直径导柱不对称布置。 导套孔滑动部分按H8/f8间隙配合,导套外径按H7/m6过度配合。(以上具体尺寸图纸上已给出) 2.4复位杆与推板导向 如下图: 此模具采用弹簧复位,四根复位杆上各一个弹簧。两根导柱为顶针导向,防止顶针在开闭模时变形。附加的四根对称分布的φ30mm的支柱为支称动模板而设,因为在注塑时动模板会受到一个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变形,从而损坏动模板。 2.5推出机构的设计与拉料机构设计 由于导光板(塑件)的大部分用于导光,顾不能有任何与导光无关的痕迹,否则在导光时将出现导光不良、亮斑或暗斑等现象,导致废品。所以顶针只能设在塑件周边或不导光部分。 在保证顶针强度的前提下顶针 要越细越好。由于选用顶针直径或大小小于3mm,顾设计成下部加粗的阶梯形。 顶杆固定形式采用带台阶的推杆与固定板连接的形式。 下图为拉料杆及所有顶针的立体图: 2.6排气系统 这款模具设计为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排气。由于一出八型模具,排气槽的位置不好选定,顾在总工程师的建议下排气槽位置开设如上图。 为便于模具的制造与清理,排气槽设在动模一侧分型面上,且在料流末端和料件较厚处。为防止溢料或出现毛边其尺寸为宽4mm*深0.01mm。 2.7加热系统 此模具由上海浜田公司所生产的一套加热系统为其加热(当冷水通过加热机时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80℃,经过橡胶水管导入模具。当模具的温度升至80℃时便可注塑)。顾模具的动模和定模上各设计了两个通孔,用于水循环。 2.8其他零部件 其他零散部件图纸上已详细画出,在此就不多赘述了。在图纸上未画出的零件则选用标准件。 体会与感受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首先要感谢我在模具方面的启蒙老师吴老师,他的谆谆教导使我在模具这个领域打下了较好的功底,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工作。其次要感谢蒋工(总工程师),从蒋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蒋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厚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实践工作经验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文档评论(0)

weizhuidaomeng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