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专题复习? 想想看: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2、冀得一归觐 想想看: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卒然临之而不惊 共同讨论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3)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4)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史记·屈原列传》) 想想看:(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适当延伸 “党同伐异”、“革故鼎新”、 “前倨后恭 ”。 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 《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联系成语。 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2)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 (3)势拔五岳掩赤城(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6)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7)危乎高哉!(《蜀道难》) (8)亡去不义。(《鸿门宴》)(5) “殚精竭虑”——竭尽 (6)“疾风知劲草” ——强 (7) “正襟危坐”——正 (8)“追亡逐北” ——逃跑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 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 ( “信义” 作主语,可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楚王贪而信张仪。” (谓语,可断定为动词“相信”)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 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 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 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 “为之”+动词→为:介词; “为之”+名词→为:动词。 一般的句子结构: 定 + 主 + 状 + 谓 + 补+ 定 +宾 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2004福建卷第11题D项) “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 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1、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试试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偏爱、偏私) 2、除南清河太守 联系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意思是:授予官职 3、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2005年湖北高考卷)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试试看: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把……当作边境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2006年高考湖北卷)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试试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电叶片检查方案.pptx
- 专题十二 简单电路分析 考向二 比较器电路分析 课件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pptx VIP
- 人工智能安全测评白皮书(2021).pdf
- 核反应堆设计软件:SERPENT二次开发_(1).SERPENT软件基础与安装配置.docx VIP
- 《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人教鄂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精华核心知识点梳理与归纳总结.doc
- 学科共建合同协议.docx VIP
- 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docx
- 主题班会: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课件 - 副本 (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