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再现性 	不同评价人员用同一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所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操作者B 操作者C 操作者A 再现性 MSA * 评定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方法:平均值和极差法 范例: 1、选取被测对象:       选择生产过程中10个零件作为分析用样本; 2、确定方法:       安排3个评价人,分别编号A、B、C,并对选取的零件从1到10也进行编号,零件编号不让评价人知道; 3、测量方法:       分别由A、B、C三个测量人随机测量10个零件,并在数据表上记录测量值,测量时注意不要让彼此知道对方的测量值,每人最终都要重复3次以上步骤; MSA * 范例:  4、数值计算:       把测量数据填入“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分别计算出A、B、C三个评价人对应每个零件测量数值的平均值、极差、零件平均值、零件平均值极差、零件平均值的均值、极差的均值等,具体见表中规定内容。 5、填写报告:      根据计算所得各种数据,再结合查表系数值,计算“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6、评定结论:       根据报告中所得各种变差,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结论。 MSA * 接收准则:           <10%      可以接受                      另:ndc(过程划分的区别分类数)值也要大于或等于5。        10%-30%    有条件接受        > 30%     不接受                                                                                       具体做法见附图表 * 结果分析— 图示法:通过各种图形来分析测量系统变差情况的方法。  例1:      平均值图– 确定极差的平均值计算而获得的总平均值和控制限,再画出每个评价者对每个零件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UCL LCL 零件号 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 2 3 4 5 6 7 8 1 9 10 -3 -2 -1 0 1 2 3 平均值 * 测量系统的分辨力   建议的可视分辨率            6?      ≤           10        ?---- 过程的标准差        (不是公差宽度的1/10) * 基准值 为了比较的一个一致认可的值有时也称为:       ●可接受的值          ● 常规值         ● 指定值         ● 最佳估算值                 ●标准测量                 ●测量的标准  * 基准件 具有非常精确制定的一个或更多特性的一种材料或物质,用于仪器的校准、测量方法的评估或给材料赋值。 * 五、偏倚、线性、稳定性 *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工作 人员选择:由于测量系统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评价整个测量系统,因而,评价人应从日常操作该仪器的人员中选择。 样品选择: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例如,在生产线上,每一天取一个样本,持续若干天; 确定测量的特性:如,22.12±0.05mm的尺寸。 测量方法(即评价人和仪器) 应保证各次读数的随机性、统计的独立性.即采用盲测法(见定义). 每一位评价人应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来获得读数。  * 准确度和精密度 ■数据质量最通用的统计特性:      ▲准确度 ( Accuracy )  X→μ或称偏移(BIAS):      量测实际值与工件真值间之差异,是指数据相对基准(标准)      值的位置。   ▲精密度 ( Precision ) σ或称变差(Variation):        利用同一量具,重复量测相同工件同一质量特性,所得数 据之变异性。是指数据的分布。 位置(Location )  宽度 (Width )  * 准确度和精密度范例 量具 A 量具 B 量具 C A 具有最佳准确度 B 具有最佳精密度 C 的准确度好于B          比较A和C的表现 量具 A的均值 量具 B的均值 量具 C的均值 * 偏倚 基准值 偏倚 基准值 观测平均值  偏倚: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异。又称为“准确度”。 注:基准值可通过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量具偏倚的工作指南 1. 用标准值或高等级量具,如全尺寸检验设备,获得可接受基 准值 2. 用测量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 3. 由同一评价人对同一零件作至少10次测量 4. 相对基准值作直方图,以判断是否存在特殊原因 5. 计算: 读数的均值 偏倚= 观测值均值-基准值 公式P74 * 为何做量具偏倚分析 从比例上讲,不会象GRR那么大,但有助于量化准确度 用于同一量具的稳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研究生学术英语视听说陈新仁课后参考答案.pdf
-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pdf
- 新手护士入科指南与实操技巧.pptx VIP
- 新浙美版八上第五课《传神写照》2025-2026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莲花白栽培技术及.ppt VIP
- 《观音灵感歌》的歌词.doc VIP
- 山东林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000t_aα-呋喃甲醇、5000t_a 四氢呋喃、5000t_a2-甲基呋喃、2000t_a4,6- 二氯嘧啶、200t_a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1000t_a叔丁基异氰酸酯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通用范本.pdf VIP
-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docx VIP
- 新浙美版八上第三课《映日荷花》教案 2025-2026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