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以太网基础知识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宽带事业部 许永刚* 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概述 以太网(Ethernet)以太:古希腊哲学家所预言的一种无所不在的介质 以太网业务与传统电话业务的区别1. 有连接, 无连接2. 错误容忍度 以太网发展历程1876年: 贝尔发明电话1973年: 施乐公司在实验室发明了以太网技术1980年: DEC、Intel和施乐联手发布10Mbps以太网标准提议。1983年: IEEE 802.3工作组发布10BASE-5“粗缆”以太网标准,这是最早的以太网标准。1987年中科院高能所通过低速的X.25专线,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国际远程联网20世纪90年代:以太网迅速发展, ATM的没落* 以太网基础 二. 以太网标准“网络技术标准文档是网络工程师的圣经” IEEE: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802标准: 局域及城域网络标准802概述802.1 管理, 桥接(Bridge)802.2 逻辑链路控制 (LLC)802.3 CSMA/CD(以太网)802.4 令牌总线技术(Token Bus)802.5 令牌环技术( Token Ring) * 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的标准1983年10BASE-5粗缆500米1986年10BASE-2细缆200米1991年10BASE-T双绞线 (Twist)100米1995年100BASE-TIEEE 802.3u100米1998年1000BASE-X IEEE 802.3x光纤标准1999年1000BASE-T IEEE 8023.ab100米2002年10BTIEEE 802.3ae 物理介质粗缆, 细缆, 非屏蔽双绞线(UTP), 屏蔽双绞线(STP)光纤(单模黄色,多模橙色), 3类线, 5类线 (UTP-5),SFP模块,GBIC模块。* 以太网标准GBIC模块SFP模块 * 以太网基础 CSMA/CD 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 )1. 载波帧听, 多路访问2. 冲突检测, 退避算法3. 以太网数据包帧长范围 64-151864:最小的冲突检测间隔1518: 只是标准中的规定。注意: 后4个字节是帧校验字段,是用来检测错误的。实际承载数据信息的长度范围是60-1514,用一些软件抓包,看到的最小长度就是60* 以太网标准 介质中的信号数字信号:0、1码bit: 位,1个0、1码Byte: 字节,8个0、1码组成的组,十进制范围0~255编码方式: 以太网信号传输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网速的单位: bps (bit per second)下载软件的速率显示单位: Bps (Byte per second)1 Bps = 8 bps * 以太网基础 以太网中的设备中继器:两个端口,物理中继集线器:多端口中继器,即常用的Hub网 桥:两个端口,逻辑中继交换机:多端口网桥路由器: 三层设备,IP层 路由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Hub是将数据广播,交换机进行MAC地址 的学习,并根据学到的MAC表项进行转发。* 以太网基础 五. 以太网帧格式介绍广播帧:全F和全1的说法是什么关系? * 以太网基础 六. VLAN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标准: 802.1Q* 以太网基础 划分 VLAN前* 以太网基础 划分VLAN后* 以太网基础 VLAN标签* 以太网基础 基于端口的VLAN 和802.1Q VLAN1. 基于端口的VLAN就是端口以不带标签方式(untagged)加入VLAN,端口上下行数据都不带VLAN 标签。2. 802.1QVLAN就是端口以带标签方式加入VLAN,端口上下行数据都带VLAN标签 PVID的概念( Private VLAN ID)PVID的作用是指明端口收到一个不带标签的数据帧以后,在哪个VLAN内进行转发。如果端口收到的数据帧带VLAN标签,就在标签中指明的VLAN内进行转发。* 以太网基础 VLAN Trunk即一个端口以带标签方式同时加入多个VLAN * 以太网基础 七. 生成树协议介绍1.生成树的作用: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以免产生广播风暴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