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又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她所举的都是关于“秋”的古诗,诗中流淌着涓涓清泉,诗中洋溢着淡淡的思念,作者体会到了蕴涵在“秋”诗中的浓浓的亲情、友情和思乡之情。 诗中的“秋”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诗意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 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山 居 秋 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日暮,傍晚。 2.随意:任凭。 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4春芳歇:春天的芳花凋谢了。歇:凋谢,枯萎。 5.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诗意 一场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寻陆鸿渐不遇 唐·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 移家:迁家定居。 带:近。 郭:外城。 桑麻:这里指农作物。 近:近时。 着花:开花。 诗意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但沿着乡间小路,一直走过桑麻丛中才能见到。 新居旁的篱笆边上,都栽种上了菊花,到了深秋时节,尚未见它开放。 敲响柴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想要离去时,就顺便向西面邻居家打听一下情况。 邻人告诉说:陆羽先生到山里去了,每天回来时,往往都是太阳快要落山了。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解】: 1、谪居:贬官的地方。 2、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 3、衡阳: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4、青枫江:在长沙。 诗意 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 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 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 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 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 如今盛世,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 别离总是暂时的,请别再犹豫彷徨!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⑴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诗意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轻叩诗歌大门 活动总结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海洋自由的遨游,领略是的韵味。 ??? 在这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的“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的活动里,我们举行了:收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等一系列活动。 ???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不少知识,我学会了怎样把诗分类、怎样欣赏、整理资料、诗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