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两个农村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的时 候,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要收 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呢。去上海的人 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 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呢。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 人得到了去上海的车票,要去上海的人也得到了去北京的车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 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的点心也可以白 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 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没见过泥土而又爱种花的上海人兜售,每天他在城郊 间往返6次,净赚50元。一年后,“花盆土”竟让他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 面。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却 是黑的,一打听才知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面而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 抓住这一空挡,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 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站,他刚要下车,一个捡破烂 的人把头伸进暖卧车厢,向他讨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楞住 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火车票。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极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映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具有社会性 2、稳定性 3、自觉性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其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 三、态度与道德的关系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10岁前为他律道德 2、10岁后为自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依从(二)认同(三)内化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有效的说服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价值辨析 1、选择阶段、 2、赞赏阶段 3、行动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归结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方面内容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六大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焦虑症 二、抑郁症 三、强迫症 四、恐怖症 五、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六、性偏差 七、进食障碍 八、睡眠障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二、心理测验:略 三、评估性会谈 (1)倾听 (2)鼓励 (3)询问 (4)反映 (5)澄清 (6)面质 四、其他方法 (一)观察法 1、项目检核表 2、评定量表 3、轶事记录 (二)自述法 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