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港口、产业与城市联动发展思路与对策作者:童相娟等
2009年7月8日-------------------------------------------------------------------------------- 港口是沿海区域的战略核心资源,以港口为纽带,带动产业与城市发展,形成港口航运、临港产业、港口城市三者良性互动发展,是国内外各发达港口城市发展的普遍经验。近年来,浙江省港口快速发展对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目前浙江省港口、产业与城市三者联动发展还处于相对薄弱阶段,加强三者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加快临港产业集群,形成现代港口带动和辐射效应,是推进海上浙江建设、港航强省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然要求。 一、浙江省港口发展现状1、港口建设情况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696公里,居全国首位,并处于连接国际航道和国内支线的良好位置。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温州、台州、嘉兴港为骨干,其它39个地方小港口配套的沿海港口群,其中: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嘉兴港(乍浦港)系国务院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围绕港航强省和海洋经济建设,浙江省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截止2008年底,全省已建各类泊位1200多个,其中生产性泊位近70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20多个,详见表1。2、港口生产状况2008年浙江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5亿吨(其中海港吞吐量6.38亿吨,内河港货物吞吐量3.12亿吨。),同比增长7%,增速基本与2007年持平,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居全国港口第二位、全球第三位;全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39亿吨,同比增长13.7%,增幅比上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全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6.8万TEU,同比增长16.2%,其中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092.3万TEU,居国内港口第四位、全球第八位。3、港口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沿海地区和主要海岛的交通、电力、水利和通讯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方面,三大对接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温州半岛工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甬台温铁路新建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或即将建成,正推进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温州洞头疏港高速公路、临海头门港区疏港公路等连接港口与腹地的重大项目建设;电力方面,利用港口优势,陆续建成了秦山核电、嘉兴电厂、北仑电厂、国华宁海电厂、浙能玉环电厂等一批沿海煤电、核电项目;水利方面,建成了宁波-舟山(一期)异地引水工程、海水淡化工程等;海洋防灾减灾设施方面,建成海洋环境监测点、标准海塘、海洋垃圾监测点、港区油污应急处理设施等。4、港口发展新动向随着浙江沿海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连岛工程、疏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沿海区域交通条件正逐渐改善,以大石化、船舶、钢铁等临港项目为依托,启动了一批新兴深水港口建设,如宁波-舟山港实行规划、建设、品牌、管理四个统一,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统一开发;台州港将临港(头门)港区上升到中心港区地位,加快头门作业区、海门港区大陈石化作业区等深水港口建设;温州港大力推进瓯江口内、大小门岛、状元岙等新兴深水港区开发;嘉兴港区重点推进水深条件较好的独山港区建设。 二、浙江省港口、产业与城市发展综合评价1、港口与产业关系评价浙江省港口演化带动了临港产业迅速发展,临港产业的壮大又促进港口业务的繁荣。浙江省凭借优越的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大型石化、船舶、装备、钢铁等临港项目以及航运、仓储、配送等港口服务业的集聚,按照重工业统计口径(以下均同),浙江省临港工业产值从2001年的1824.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2557.3亿元,增长了近6倍,占沿海五市规模以上总工业产值的比例由47%提升到62%;临港工业的迅速崛起,又促进了浙江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迅速增长,货物吞吐量由2001年的1949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63784万吨,增长了2.3倍,详见图1。从浙江省各沿海区域看,港口开发与临港产业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宁波-舟山港口与产业相对匹配,舟山临港工业滞后于港口,嘉兴、温州、台州地区则港口滞后于临港工业。从各地区看,宁波是浙江省港口开发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地区,港口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临港工业带的崛起,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等临港工业,2008年货物吞吐量高达36139万吨,临港工业产值达522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4%;舟山深水岸线资源丰富,生产性泊位以仓储、运输为主,临港工业专用泊位相对较少,现状临港工业以船舶修造为主,2008年港口货物达15871万吨,临港工业产值仅456.31亿元;嘉兴港以乍浦港为主体,由于泊位等级低又紧邻上海,港口吞吐量增长缓慢,而临港区域的化工新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