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生物学的信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颠覆生物学的信条 1939年5月7日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Montreal)。国籍:加拿大;后加入美国国籍。教育:1967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双亲:父亲开一个小杂货商店,母亲在纺织厂工作,生活艰难。配偶:安·柯勒尔(Ann Korner),1972年结婚。后裔:一子一女,子丹尼尔(Daniel),女莉娅(Leah)。经历:1967-197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做研究工作;1971年后,一直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1980年晋升为该校教授。 奥尔特曼“因为发现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功能”,与切赫分享198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奥尔特曼和切赫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科学界的强烈反响,促进了80年代RNA研究的迅速进展。由于他们的发现,改变了生物学的主要信条,对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98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 ■奥尔特曼很像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 动身去美国采访前,我对奥尔特曼的印象是相互矛盾的。 据一位去年4月参加过英国剑桥大学TRNA国际会议的北大教师回忆,作为主要嘉宾的奥尔特曼除了作主题演讲外,其它场合下几乎一言不发,像个刚入道的实习生静静地倾听同行发表高论。而当面聆听奥尔特曼教诲的留学生则用“超级发烧友”形容他的导师,只要莫扎特的音乐声起,奥尔特曼必在无疑。他收藏了莫扎特的全部CD,遇到志同道合者更是慷慨解囊不光请吃饭,至少能聊上一个中午。 真正见到奥尔特曼,我才知道他确实不是一个很容易沟通的人。在整整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他甚至很少抬头,你几乎可以认为他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如出一辙,严谨木讷,问一答一,略微的驼背使奥尔特曼比实际年龄显得大一些。 在奥尔特曼的实验室,我见到了3位中国人。“您是怎样挑选助手和留学生的呢?” “很简单,两点:看毕业学校和靠熟人推荐。”(这时他转过头问翻译王多小姐和潘海东先生;“你们二位是哪里毕业的?”“北大”、“清华”。 “噢!难怪记者请你们当专业翻译,我放心了。”) 奥尔特曼解释说:“我相信毕业院校能反映学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水平。”“熟人介绍的学生没让您失望过吗?”“从来没有。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上海做博士生导师,凡是向我发出申请的中国学生我都建议先让他面试,他总是能给我提出中肯的建议。他说‘OK’,我就接收。可惜,我的这位朋友前不久辞世了。” 采访结束后,我们提出与奥尔特曼合影,他指着墙上一幅水彩画说:“站在这里吧!是我儿子画的。他在纽约一家报社当编辑,与你们是同行。”端详着儿子的杰作,奥尔特曼脸上写满了父爱。我赶紧端起相机抢镜头,但他羞涩地闪到一旁:“你们不是要合影吗?” ■奥尔特曼还研究中国历史上的酷刑制度 “他真的很棒,不论是学术还是为人。”封汇南是来自卫生部武汉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在奥尔特曼的实验室已呆了半年。 奥尔特曼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将耐药菌变为敏感菌,从而攻克病毒的抗药性;老封研究的是如何将这一成果导入体内。赴美之前,奥尔特曼亲自给老封发来E-mail,告诉他到机场后怎样打车、要多少钱,住在哪里,其实这些事完全可以让行政助手做。最让老封钦佩的是奥尔特曼的学术水平:“他的研究课题已相当尖端,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连相关学科都如数家珍。这才是大师。”奥尔特曼沿袭了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的作法,每周在咖啡厅与同事们像谈家常一样聊着试验结果。“能从他嘴里说出OK,在学术界就算有了‘绿卡’,当然这声OK太艰难。” “你能想像吗,他居然研究中国历史上的酷刑制度,甚至还读过《李鸿章传》。”老封分析道:“奥尔特曼主要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实际上关注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已经涉及哲学范畴。” 这就是“矛盾”的奥尔特曼。 记者:请您用通俗简约的语言介绍一下您的发现和它的实际用途。 奥尔特曼:自从人们发现酶是一种蛋白质以来,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核酸并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只有蛋白质才导致了生命的诞生。但我经过实验后发现核糖核酸具有像酶一样的生物催化作用,这意味着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高分子应是核糖核酸(RNA),而不是蛋白质。 记者:您的发现推翻了传统理论,当时您是否感到很大压力? 奥尔特曼:在70年代中期,我们证明了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这在当时具有争议,大部分人并不相信RNA除了转移遗传代码外还有其它功能。1983年,我们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发现,迅速地在一个月之内发表了论文,因为非常需要外界认可我们的发现。压力肯定是有的。 记者:您的发现现在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和晚期艾滋病,您本人是否关心这些药的临床效果?在美国,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成生产力? 奥尔特曼:这恐怕有误。目前我还没有涉足治疗艾滋病,因为那需要高投入,还将涉及法律及道德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RNA酶在攻克艾滋病过程中不起作用,实际上我认为那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现在很多科学家与产业界

文档评论(0)

yinmingd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